從央行此次宣布降準來看,是自2016年3月29日以來時隔34個月后的首次全面降準,這完全不同于2018年全年的四次定向降準。綜上我認為,如果降準能夠解決問題,降息的必要性也就不大了,而且就算沒有此次降準,近期銀行也悄悄降低了房貸上浮比例,變相的降息了,但是存款利率并沒有降低,短期內應該也不會降。
1、降準后房貸利率降多少?
很明顯,降準并非降息!但降準之后首套房貸利率有望進一步下調是可預見的。那么,此次降準對國內樓市會帶來哪些影響呢?今天和大家分析一下房地產市場的未來變化,從央行此次宣布降準來看,是自2016年3月29日以來時隔34個月后的首次全面降準,這完全不同于2018年全年的四次定向降準。據央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降準仍屬于定向調控,不搞大水漫灌,穩健的貨幣政策取向沒有改變,
主要還是為了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優化流動性結構,降低融資成本。盡管央行1月4日宣布降準的目的非常明顯,就是要保證市場的流動性,通過釋放1.5萬億元的流動資金,進一步支持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的融資,目的根本就不是樓市、股市,說實話,央行每一次的降準都是如此說,但利好樓市和股市卻又是不爭的事實。我們可以從以往降準之后的房地產市場變化來看,通過觀察歷次降準周期之后的房地產市場均出現了一波成交轉暖的跡象,
其中,2008年、2011年和2015年三次降準周期之后,房地產市場銷售均存在著明顯恢復跡象。但是,政策效應往往具有滯后性,不可能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也就是說從現在開始,未來房地產市場逐漸松動是完全可能的,從房貸利率來說,近期部分城市銀行房貸利率有所松動跡象,其中上海、廣州地區多家銀行下調了房貸利率。
下調幅度大致在5~10個百分點,比如說上海地區首套房貸利率平均降至5.09%,相當于基準上浮3.9%的水平。而在2018年的樓市調控背景下,銀行首套房貸利率基本都是上浮5%~10%,最高上浮也有25%的,此外,二套房貸利率上浮多在10%~25%。降準之后,銀行可貸資金增多,2019年房貸利率有望迎來下調,
對于新購房者來說利好,不過對于已購房者來說,即使是下調也同樣不能受益。但由于各地房地產市場情況不同,房貸利率在各地也同樣表現出差異化的特點,因此有些地區的首套房貸利率下調上浮幅度并不意味著都是如此。我認為降準之后的政策有待于今年二季度后的效應來看,甚至是否降息也需要看接下來的市場情況及經濟指標的運行來定,
2、降準之后央行是否會繼續降息,大家怎么看?
降準之后短時期內不會降息,我是這么認為的。這次降準的目的,央行說的很清楚,“為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優化流動性結構,降低融資成本”,我個人的解讀,央嗎是想通過多放點水來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成本高的問題,想通過降準增強流動性,讓商業銀行有更多的資金可以發放貸款,市場資金多了,企業和個人就更容易取得貸款,各家銀行之間有了競爭,從賣方市場到買方市場,利率也就相應降低了,
而反過來講,如果只是單純的降息,那么一般來說存貸款利率一起降低,只能說企業和個人融資成本看似降低了,但是如果不釋放流動性,市場上資金緊張那么還是沒有錢可以放,有價無市,效果還是不好。綜上我認為,如果降準能夠解決問題,降息的必要性也就不大了,而且就算沒有此次降準,近期銀行也悄悄降低了房貸上浮比例,變相的降息了,但是存款利率并沒有降低,短期內應該也不會降,
3、央行降準,銀行不缺錢后,貸款利率有降下來的一天嗎?
廢話不多說,先看圖:貸款利率的高低,跟市場資金的供應松緊程度有很大的關系,最近央行不斷降準,而且還通過酸辣粉(SLF)麻辣粉(MLF)的方式向市場釋放資金,市場的資金壓力得到緩解,所以銀行的利率也有下降的趨勢。比如房貸利率,最近很多地方的房貸利率都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下降,在北京,四大行的房貸利率與此前持平,但個別股份行首套房貸利率出現下調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