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起創始人的股份一般要大于50%3、發起創始人股份>(二股東 三股東)股份三、可以參考的幾種股權結構如下。依和尚對股權的認知,創始人可以采用兩種方式,來取得對公司的絕對控制權,剛開始就設計好融資的路徑,這個有點復雜,具體后面的文章再講,簡單說就是你要預估幾次融資,每次的釋放股份比例是多少,以此倒推你開始的股權設計比例。
1、創業初期創始人應該有多少股份比較合理?
創業初期的團隊構成是:發起創始人 聯合創始人(3-5人為宜)。一、首先股份劃分上要避免的幾種結構:1、均分股份:5:5;4:4:2;4:3:3;3:3:3:1;2:2:2:2:2;以上幾種均分的股權結構一定要避免,如果有的話,馬上調整,均分的股權結構容易傷感情!2、一股獨大:100%一人占股,那么你就沒有團隊,都是給你打工的,一個創業團隊,這種結構,那么只有你一個人是在創業,一群人跟著你打工,做不大的,現在是講究團隊的時代,一圈人才能干成一件事,
3、極力避免這種情況:二股東 三股東>大股東,如果是這種結構,老大和老二遲早有一個人要走,老三成了大家拉攏的對象。二、創業團隊股權劃分遵循的原則是:1、核心創始團隊都要有股份,有股份才有激勵,才有創造未來的潛在收益作為回報,2、發起創始人要占主要股份:發起創始人的股份一般要大于50%3、發起創始人股份>(二股東 三股東)股份三、可以參考的幾種股權結構如下:1、大股東占50%2、大股東占70%三、如果后面融資了怎么辦?1、融資以后的股權結構大體是這樣的:要想保持以下股權結構,剛開始的時候創始人股權要達到70%,否則不夠稀釋的。
四、萬一融資后創始人股份稀釋太多怎么辦?1、剛開始就設計好融資的路徑,這個有點復雜,具體后面的文章再講,簡單說就是你要預估幾次融資,每次的釋放股份比例是多少,以此倒推你開始的股權設計比例,2、創始人和聯合創始人,以及員工持股簽訂一致行動人協議,或者簽訂委托投票權協議,把投票權集中到創始人手里來,防止后面融資稀釋了股權,以防失去公司控制權。
2、創始人股份很少,如何成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對于這個話題,先一起來看一個著名創始人的悲慘結局:蘋果是喬布斯一手創立的,可是在1985年,喬布斯被蘋果董事會表決,罷免了在公司的職務,幾乎等同于被逐出了蘋果,在外行人看來,喬布斯被逐出蘋果太可惜了,會為其嗚不平。實際上,喬布斯被逐出蘋果的悲慘結局,是注定的!不能怪其他人,因為,喬布斯的股份沒有達到控制權,在蘋果內部沒有足夠的投票權。
對于所有創始人,必須知道一個法律常識就是股權與投票權可以分離!現在我們回到該話題,由于創始人出資少,也就是說持有股份較少,采用直接出資控股形式是走不通的,依和尚對股權的認知,創始人可以采用兩種方式,來取得對公司的絕對控制權:設立有限合伙公司,間接持股控制創始公司有限合伙公司的合伙人分為普通合伙人(GP)和有限合伙人(LP)。
創始人在合伙公司里出任普通合伙眾GP,完全執行管理有限合伙公司,具有絕對領導權和控制權,也就是說在合伙公司里,GP有最終決定權。有限合伙人(LP),由哪些人組成?可以是公司管理團隊成員,或公司骨干力量,也可以是其他自然投資人,或者是財務(戰略)投資的法人,通過有限合伙公司,持股創始公司的股權或51%、或67%等,最少也要34%以上股權就可以了。
具體持股比例可依實際股份而定,溫馨提示一點:有限合伙不繳納企業所得稅,只繳納個人所得稅。股權不同權的AB股權制公司股權分為A普通股和B普通股,其中:A普通股通常由投資人與其他股東持有;B普通股常有創業團隊持有,A普通股與B普通股設定不同的投票權,A股按1:1設定投票權;B股按1:10(或20)設定投票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