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新三板、科創板三者順位不一樣這三個板都曾經網傳為我國的納斯達克,依次分屬于深圳、北京和上海三地??苿摪迨菧懈呒壍摹皠摌I板”在科創板開板之前,深圳交易所有三大板,即深圳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而上海交易所只有滬市主板,并沒有自己的創業板。
1、科創板和現在的中小板或者說,創業板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確實有許多不一樣:1.科創板的開通權限資格是需要有20個交易日里具備50萬的資金門檻,以及2年的交易經驗!而中小板和創業板則不需要!2.科創板的前五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5個交易日后的交易幅度為20%漲跌幅,而中小創則是統一10%的漲跌幅限制!3.科創板是采取的注冊制和退市制的試點模式,而中小創則是一個審批制度!4.中小創的新股中簽后的賺錢效應依然是保持著100%,而科創板可能會打破中簽100%盈利的格局!5.科創板的上市不是按照23倍的市盈率定價,而是采取的市場化詢價!而中小創則是按照23倍的市盈率定價!6.科創板的交易為200股/手,而中小創則是100股/手!7.科創板規定了未盈利企業的高級董事5年內不得減持,而中小創則是36個月,無業績限制!當然了還有許多具體的細則你可以參考一下2019年3月2日凌晨發布的科創板定稿細則!里面包含了科創板“2 6”規則定稿,以及67處重要修改!感謝?點贊和關注?。
2、創業板和科創板有什么區別?
科創板與創業板,雖只差一個字,卻存在很多不同的,有人唱衰科創板的效用,覺得遲早會淪為新三板,我覺得事態沒有難么嚴重,多次嘗試之后,的科創板必將會越辦越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STARMARKET!難產的創業板VS順產的科創板結合中國國情,為了仿照美國的納斯達克,2000年以前,我國著名經濟學家成思危就提出了中國要有自己的創業板。
由于2001年納斯達克股市崩盤、高層暫借中小板過渡等種種原因,直到2009年初,創業板上市條件和交易規則才得以正式發布,并且于2009年10月創業板正式開板,一路走下來,創業板的從無到有,花費了超過10年的時間,而科創板是2018年11月底,宣布設立的,并且在科創板進行注冊制試點。2019年1月份,科創板的上市條件和交易規則對外正式發布,
2019年6月13號,陸家嘴論壇上,科創板正式被宣布開板。從宣布設立到開板,科創板一路走下來很輕松,不到一年的時間,科創板是滬市高級的“創業板”在科創板開板之前,深圳交易所有三大板,即深圳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而上海交易所只有滬市主板,并沒有自己的創業板??苿摪蹇梢哉J為是滬市的高級“創業板”,具體財務指標的要求比創業板要高一些,
具體財務指標要求上,創業板有兩套標準,近兩年凈利潤為正,且累計不少于1000萬元;近一年凈利潤為正,不少于500萬,營業收入不少于5000萬,近兩年營業收入增長率均不低于30%;而科創板規定了5套標準,涉及凈利潤、營業收入、研發費用占比、經營性現金流和“邀請”規定。創業板、科創板創立的目的不一樣創業板,給我的切身感受,就是為那些高新技術企業量身打造的,提供融資渠道,而科創板是為了那些掌握核心技術企業提供優質的融資渠道,
即使企業尚未拿到高新技術企業認證,或者是高新技術產品尚處于研發階段,也是鼓勵上科創板。7月5日,上交所宣布7月22日科創板開市,首批25家企業都是高端設備制造企業,創業板、新三板、科創板三者順位不一樣這三個板都曾經網傳為我國的納斯達克,依次分屬于深圳、北京和上海三地??苿摪遄钕仍O立,是作為主板、中小板的補充,高市盈率高新技術預示著股價的波動頻率較大;主板、中小板波動1%,創業板波動幅度就可能達到2%,、,
新三板是兩者之間的夾層,目前掛牌企業近萬家,但是掛牌企業近2年逐年萎縮,主要原因,一是新三板的流動性不夠,二是新三板沒有向社會公眾募集資金的權限;三是科創板的開板,優質的創新層新三板企業紛紛摘牌,前往試水。從已經通過發審會的25家企業來看,科創板募集資金的總額,在三板當中,是最高的,越是選擇5套標準中的高標準,融資金額越大,或許這次真的是“納斯達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