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爾選擇在這個時候訪華也是大有深意。馬克龍、默克爾的訪華收獲,必定是滿載而歸、不虛此行,[1]馬默訪華,時機特殊、形式隆重馬克龍、默克爾此時宣布訪華,拋去商談內容不談,政治姿態本身就隱含了深刻的含義,馬克龍、默克爾的訪華安排,不失為一場精心策劃的輸誠。
1、默克爾第11次訪華,如何化解歐洲的焦慮?
德國總統默克爾在相繼訪美、訪俄,均未獲得理想收獲后,于5月24-25日訪華,就貿易、伊核、朝核、多邊主義等議題尋求支持。在訪問前夕,默克爾就再度發出“歐洲人要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呼聲,然而歐洲目前正面臨英國脫歐,法德兩大發動機“面和心不和”,歐盟第三大經濟體-意大利被民粹、疑歐政府接管等重重難題,加上特朗普這個特不靠譜的美國盟友,歐洲可謂內憂外患,
默克爾選擇在這個時候訪華也是大有深意。一是就伊核問題加強溝通,德國在伊朗不僅有經貿利益,更有地緣安全考量,此次訪華再度強調了兩國在伊核問題上的統一立場,吃下定心丸。二是夯實雙邊經貿合作,強調自由貿易,共同做大經貿這塊大蛋糕,呼吁兩國加大在5G、無人駕駛、數字化等領域合作,為德國經濟持續高企奠定堅實基礎。
2、中歐協定簽訂,馬克龍、默克爾要聯合訪華,歐盟不理美國了么?
馬克龍、默克爾宣布聯合訪華,是重要政治姿態,實質揭示了歐盟對華政策轉向,歐盟在美中之間尋求再平衡,必定令拜登大為頭疼。馬克龍、默克爾聯合訪華意愿迫切歡迎閱讀下方深度資訊分析,也敬請點右上方關注支持本號作者了解更多![1]馬默訪華,時機特殊、形式隆重馬克龍、默克爾此時宣布訪華,拋去商談內容不談,政治姿態本身就隱含了深刻的含義,
首先時機特殊:①目前是疫情期間,視頻會議是國際會晤主流形式。法德元首訪華不但表示對中國疫情控制非常信任,更說明了歐盟對華關系的極度重視,②美國新總統拜登即將就任,馬克龍、默克爾并未宣布訪美計劃。厚此薄彼,表達了歐盟在美中之間尋求再平衡的意圖,③此時歐盟議會尚未正式批準中歐協議,據傳某些小國將按美國意圖搗亂。
法德元首宣布聯合訪華,也可造勢統一內部思想,其次形式隆重:①法德是歐盟軸心,共同訪華分量十足。法德不但是老牌強國,其代表的歐盟整體實力,更是與中國不相伯仲,②中歐協定剛剛確認,馬克龍即宣布訪華,不但將提升中歐協定簽署的規格,更是隆重的表示了對中國的感謝。因此,馬克龍、默克爾的訪華安排,不失為一場精心策劃的輸誠,
歐盟要在中美直接再平衡[2]禮下于人,必有所求、所求甚大不久前法德才相繼宣布,派遣軍艦參加南海軍事威懾行動。馬克龍此刻態度轉換之快,頗讓人眼花繚亂,但禮下于人,必有所求。2020年中國GDP已達美國70%,10年內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在新冠疫情下苦苦掙扎的歐洲經濟,想辦法搭上中國發展的順風車,絕對是對癥下藥。
通過簽訂全面投資協定,歐盟將實現12項對華訴求,包括優先獲得中國航空運輸、新能源汽車、云服務、醫療和金融等領域的開放,同時中歐全面貿易協定也在開始了策劃,正可謂商機無限,因此,馬克龍、默克爾的訪華收獲,必定是滿載而歸、不虛此行。歐盟要在中國經濟大發展中分一杯羹[3]結語中歐GDP之和占世界經濟比重的40%,同時也有很強的互補性,
歐盟轉向,加上再亞洲RCEP協定,中國已破解美國經濟圍堵。美國拜登新政府必定還會想法,杯葛中歐全面合作,長遠來看加入此協定才更對美有利,但如何加入還是拜登要頭疼的事,但最尷尬的還是印度莫迪政府,正陷入疲于奔命的對抗難以為繼,轉身一看他媽的援軍都叛變了,拜登:有點麻煩,莫迪:這叫什么事兒!月下空山聽清泉,不同視角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