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農數據往往和經濟密切相關,比如非農就業,意味著經濟的活力和市場預期,因此非農數據是觀察市場的重要指標。非農數據是對應于農業數據的,實際上是工業和服務業的總和,這一次的非農數據,是美國在全面復工之后的數據,說實話并不意外,顯然,非農數據可以從正面反映出美國經濟的基本面,每次發布數據時,都會影響到美國股市。
1、什么叫非農數據?非農數據對股市債市有什么影響?
非農數據是對應于農業數據的,實際上是工業和服務業的總和。非農數據往往和經濟密切相關,比如非農就業,意味著經濟的活力和市場預期,因此非農數據是觀察市場的重要指標,也是美聯儲貨幣政/策的參考。那么,非農對股市債市有什么影響呢?第一,非農的強勁會直接提升市場的信心,拉動pmi,也會帶動投資,這顯然對股市是利好,
2、為什么美國的非農數據越來越好?
美國的非農數據實際上并沒有越來越好,在數量上有所保證的前提下,隱藏著質量正在大幅度下降的事實。最近公布的非農數據達到了失業率3.5%的歷史最低點,延續了此前幾個月強勢的表現,增加的非農就業崗位達到了26萬人以上,這是一個非常強勁的數字,不過數字背后可能并不是那么樂觀,首先11月的非農數字當中,有大量在銷售季臨時雇傭的人員,這些數字并不能代表就業市場重新回到了強勁增長的階段,另一方面制造業的就業崗位增長達到了5.6萬人,其中有4萬人以上來自于通用公司罷工結束重新走上的崗位的工人,也就是說制造業的就業崗位其實增長非常疲軟。
其次我們看到就業市場的質量正在下滑,大量的就業崗位增加的領域來自于低薪行業,也就是說質量正在出現下降,這與充分就業的市場情況有所不同,人們被迫接受低薪的行業,就證明就業市場已經不像以前那樣緊俏了。在幾天之前adp就業數據是6.7萬人,這是一個超預期的下滑,Adp就業數據的樣本主要是私營企業,這就是說私營企業的就業崗位正在下滑,逃出了政府的雇員,整體的就業市場還是出現了相對的疲軟。
3、如何看懂美國非農就業人口數據?
謝謝問答的邀請!美國的非農數據是指非農業就業人數、就業率與失業率這三個數值,分為前值、預期值、和公布值。顧名思義,就是反映美國非農業人口的就業狀況的數據指標,顯然,非農數據可以從正面反映出美國經濟的基本面,每次發布數據時,都會影響到美國股市。如前些日子發布數據,美國8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13萬人,預期增加15.8萬人,前值為16.4萬人,
不過,當時對美國股市幾乎沒有影響。因為,這太正常了,經濟起起落落,如潮漲潮落,美國的失業率已經只有3.7%都不到了(4%以下就屬于充分就業了),不可能每次增加就業人數上升的;就像美國的GDP一樣,已經那么高了,怎么可能每次都大幅上升看數據要看基數,不能看預期,預期從來都不靠譜,這就是華爾街所謂的:buytherumorsellthenews,太正常了,
想象一下,如果就業市場不流動的話,那經濟就是一潭死水(中國四十多年前的失業率是0)。其實,勞動市場之中,有4%的人在找(或換)工作,或layoff,對市場經濟而言,是最健康的,假如不到3%的話,勞動市場就沒有流動性了。再提一下,目前,美國helpwanted(工求人)數據為750萬,而找工人數僅為250萬點到為止吧,
4、為何美國非農數據增加,失業率也增加?
2月7日晚間公布的非農數據確實出現了這樣的矛盾,非農的就業數字出現了超預期的增長,但同時失業率也出現了增加,但其實這兩者并不意外,并且出現矛盾也在情理之中。首先我們必須要知道,美國非農數據統計其實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它很難將市場上所有的就業者和失業者統計在內,因為失業和就業的統計是基于勞動部門所接受的失業者登記,
其中如果個人放棄了尋找工作,比如說在經濟較差的時候,希望在經濟變好之后再尋找工作,那么這部分人群就會被排除在整體失業率的計算方式之外。而另一部分人可能在短期內獲得了臨時的雇傭,但是卻依然處于沒有穩定工作的狀態,但是這種人會被計算入就業崗位當中,那么我們來看一下為什么1月份的非農數據出現了這種矛盾?1月份實際上美國的各大經濟數據都出現了超預期的情況,無論是制造業的數據還是工廠訂單約率都大幅的超過了預期,實際上這種超預期的情況來自于中美之間達成了第一階段協議的影響,這個協議帶來了中美之間簽訂了大量的訂單,從而推升了工廠的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