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一個曾經的肥得流油的歐洲糧倉,為何已淪落為歐洲的最窮國。當然是烏克蘭的這些總統們,仔賣爺田不心疼啊,烏克蘭獨立30多年來的7任總統,幾乎都是敗家子兒,烏克蘭經歷了兩次大的經濟結構改革,第一次是前總統亞努科維奇時代,重點是倚重俄羅斯斯,尤其是在石油和天然氣等能源方面,而大型的那些企業依靠給俄羅斯的出口,起碼還能活下來。
1、為什么說烏克蘭從歐洲糧倉變成了“歐洲子宮”,到底經歷了什么?
烏克蘭是世界上有廣泛黑士地,占世界肥沃黑土四分之一。地在東歐平原,受大西洋暖濕氣流影響,年降雨量六百左右,下雨春夏秋均衡,土地富沃,地勢平坦,非常適合農作生產和大規模機械化耕種,生產小麥,大豆,玉米,油癸花籽產量非常高,各種農作物產品出口量大。原是僅次于美國出口量第二國家,現在淪落為第三國家,還是歐洲糧食生產的大谷倉。
因為切爾諾貝利事故,和二OO八全球經濟危機,加上烏克蘭本國又暴發顏色革命,和離開俄國,導致國家東西分離,使原先在蘇聯時期,東歐經濟最為發達雄厚工農業生產的家底敗光毀盡。現在到成為歐洲最窮國家,國家面臨分裂危險,一直存在。好在原有良好工農基礎沒有徹底毀滅,但在幾屆沒有戰略遠見行為短視的政客手中,首先自廢武功,把大量核武器,戰略轟炸機,和戰略導彈加以消毀,成為無核國家,把大批先進戰略武裝變成垃圾,
又聽信美國領導北約組織的欺騙,要加上北約親近西方,跟本原是親兄弟俄國打仗反臉,導致本國東部有大量俄羅斯人地區反對政府,民兵武裝力量獨立管理東部親近俄羅斯,形成一方獨立地位。東西對抗連連打仗,民不聊生,大小規模國內沖突,使國內政治混亂,經濟破產,農業根本無法使生產量提高,給烏克蘭經濟造成毀滅性打擊,工農業生產都形成不可逆轉巨大傷害,
人民生命財產都難以保障。何談增加生產糧食,生產工業機械,日用產品,原來大量出口外國軍事裝備和武器,能換取大量外匯的工廠也都倒閉,國內生產其它工廠更是大批破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成空話,只能等待人家救濟生活。四分五裂國家,武裝力量相互對抗,政客們使本來己經沒有了脊梁烏克蘭,還是被一次次西方人欺騙,畫出未來生活美好前景,坑得國破家窮,
說是保衛平和,反而成為世界大戰產生的發生地,和火藥桶。對方為了保護自己利益前沿陣地和隨意戲踏戰場實驗場,隨著美俄關系日益緊張,兩國戰機在烏克蘭周圍上空宣威示武,不斷互展自己強大肌肉,也使民航客機墜落,機毀人亡。北約的軍艦大規模集合軍事演習,黑海中掀起驚濤惡浪,俄美在烏克蘭軍事挑戰,不斷加強。美國軍艦波特號,也跑來揚言助威,不可一世,
2、歐洲子宮的烏克蘭,為什么越來越貧窮?
烏克蘭,一個曾經的肥得流油的歐洲糧倉,為何已淪落為歐洲的最窮國?這還不夠,國家主權被侵犯,領土被分裂,7年前痛失克里米亞半島,烏東地區兩個州搞獨立,一個好端端的國家,為何被糟蹋成了這個樣子了?這是一個綜合因素的疊加發酵的效果,但最最核心的原因有三條:首先,烏克蘭已經經歷了兩次顏色革命的洗禮,已經淪落為美國的傀儡,烏克蘭已徹底地迷失了航向,現在就像瞎子摸象一樣,向東死路一條,向西無門可進!美歐國家通過兩次顏色革命,已經徹底的改變了烏克蘭,烏克蘭的政客們已徹底地淪為了美國的代言人,也就是傀儡。
這是問題的根本所在,在這個前提之下,烏克蘭國內反俄親美的民粹勢力占據了國家意識形態的主流和制高點,于是乎,烏克蘭充當了北約東擴的馬前卒,成了美歐國家利用牽制和消耗俄羅斯的工具。俄羅斯能眼睜睜的看著國家的安全戰略空間被這樣擠壓嗎?當然不能,所以,烏克蘭便在俄美兩個超級大國的博弈中被夾的遍體鱗傷。烏克蘭已經把加入歐盟和北約寫進了憲法,這就意味著今后是一條道走到黑——親美仇俄將不遺余力,澤連斯基為什么要步前總統波羅申科的老路?是國策大方向出了大問題,
烏克蘭本來可以在兩個大國之間搞周璇走中庸之道,可偏偏要一邊倒,倒霉吃虧的能不是自己嗎?烏克蘭把自己國家的命運完全寄托在他國身上,真是國將不國啊!其次,烏克蘭獨立30多年來的7任總統,幾乎都是敗家子兒。寡頭勢力猖獗和泛濫,民眾苦不堪言,這種惡性循環何時是個盡頭?烏克蘭剛剛獨立的時候,繼承了蘇聯豐厚的家底,僅僅就核武器而言占據世界第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