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工業革命是是蒸汽輪機,第二次工業革命是電力技術發展,特斯拉,電磁感應帶來的卓越貢獻。在第三次工業革命后,中國會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主戰場,大部分人認為第四次工業革命還沒有到來,但是未來第四次工業革命發生的領域基本上會出現在一下五個方向上。
1、什么是第四次工業革命?
關于第四次工業革命,現在國際上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已經到來了。比如,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論壇)主席克勞斯·施瓦布(KlausSchwab)就表示,“5G 物聯網”就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當然這種觀點還是少數。大部分人認為第四次工業革命還沒有到來,但是未來第四次工業革命發生的領域基本上會出現在一下五個方向上:第一個方向就是基因工程;,
第二個方向就是量子科學技術;第三個方向是新材料,具體上講可能就是石墨烯材料;第四個方向是人工智能;第五個方面是可控核聚變(可控核聚變技術比較難,個人覺得氫經濟的未來更有期待性)。我做了一個關于金燦榮教授具體講“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視頻,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移步入我的主頁進行觀看,具體地址為:https://www.ixigua.com/i6811742773037761035/以上是我整理的一點觀點,這也只是拋磚引玉。
2、你覺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方向是什么?具體是什么產業?
隨著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之風靡,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預感新一輪的工業革命即將爆發,如果按照主流的科學技術來排位,這應該是第四次的工業革命了:瓦特或者其他人發明了蒸汽機,醞釀出第一次工業革命,加速了全球范圍內的生產效率;富蘭克林發現電力的存在,隨后大規模用電催生出第二次工業革命,顛覆性地改變了世界,現如今,電力已滲入生活的各個角落,無處不在又讓人感覺不到存在,重要程度僅次于陽光和水;而計算機和通訊技術則掀開了數字化篇章,讓我們的溝通效率、生活方式發生了大范圍的變化,
在十幾年前,我們甚至于科幻世界都難以想象如何把電話、電腦、相機和MP3融合到一起,現如今蘋果已經銷售出12億支智慧型手機,由此構筑起全新的工作、社交、學習、游戲、購物、餐飲模式,說其是第三次工業革命,應該沒毛病。受惠于越來越龐大的技術積累,人類進程加速度正在變大,工業革命爆發之頻率也會大大增加,我們尚處于第三次革命的高潮處,新一輪的革命已經來勢洶洶了,
縱觀前三次的工業革命,都是大幅度提升人類生產、生活效率,到如今的數字信息時代,我們的效率已經達到極致,以至于太過于高效率的狀態,把一些生活的美好都給破壞掉了。筆者預測第四次工業革命,再不是關于效率,而是關于人類生活之品質,更多地圍繞資源和人類本身展開,人類的工作、生活效率已經發展到極致,甚至出現過度高效率的狀況,倒是面對資源匱乏的現象,人類總是顯得無可奈何,三次工業革命催生出來的科技手段不單快速消耗著地球資源,而且使得全球資源分布日益不均勻,毫無疑問,全人類都正在遭遇著資源總量匱乏和不甚均勻帶來的后果。
總得來說,我們生活的基本資源包括干凈的空氣、水、電力、石油、煤等等都處在“稀缺”狀態,第四次工業革命勢必要圍繞“資源戰爭”展開的,比如干凈的空氣越來越成為稀有資源,現代化的工業生產,城市的車水馬龍都在時時刻刻污染著寶貴的干凈空氣,在這種背景下,誰能開發出新的能源供工業生產、日常生活,誰就能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弄潮兒之一,特斯拉CEO馬斯克估計也是這么想的,
水是生命之源,廣袤的海洋孕育出斑斕的地球生命,但海水卻不能飲用,即便是跑到海里游泳也要避免人類的嘴唇和海水直接接觸,畢竟,海水實在是太咸了,這就意味著地球上97%的水資源都不能飲用,加之,剩余2.3%的淡水資源被冰封在南北極地,也就是說僅有0.7%的淡水資源存儲在湖泊、河流當中供人類正常使用。千百年來,人類都在追求海水淡化技術,但收效甚微,古老的海水淡化技術成本高昂,變淡之后的海水比之食用油更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