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首先,全球疫情持續蔓延下,很多企業連復工復產也都存在問題,更不用說搬遷這么大的舉動了。關于外企撤出中國的聲音一直都有,也陸續出現過一些外企工廠搬離中國,如之前的耐克、阿迪達斯的工廠都搬到了東南亞,多數是一些低端制造業,有企業用工成本等因素的綜合考量,也有全球供應鏈轉移等市場影響。
1、全球疫情持續蔓延,外資企業會不會撤離中國?
不會首先,全球疫情持續蔓延下,很多企業連復工復產也都存在問題,更不用說搬遷這么大的舉動了。其次,關于外企撤出中國的聲音一直都有,也陸續出現過一些外企工廠搬離中國,如之前的耐克、阿迪達斯的工廠都搬到了東南亞,多數是一些低端制造業,有企業用工成本等因素的綜合考量,也有全球供應鏈轉移等市場影響。最近,有報道美國與日本都出臺政策,鼓勵本國企業撤出中國,
美國政府為美國企業從中國搬回美國的所有成本買單,日本政府也出臺2千多億的追加預算方案資助企業轉移,以避免對中國作為制造業基地的過度依賴。但這只是一項動議與鼓勵政策,具體要看企業的布局與規劃,目前的產業鏈供應鏈是多年來全球經濟發展形成的格局,對企業的經營發展至關重要。截至美國東部時間11日16時30分,美國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達522286例,美國所有50個州、首都華盛頓特區以及美屬4個海外領地都進入“重大災難狀態”,
這個時候,白宮打算讓美國企業回撤到哪個州呢?就算疫情后,企業搬回美國的建廠與配套需要多久可以完成?美國的用工成本是否可以支撐?以及是否有完善的供應鏈配合?且就算搬回美國,面對中國龐大的市場可能會因成本過高而失去競爭力,這些都是企業必須權衡的重要問題。隨著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必然會在中高端領域提供更多政策支持,比如特斯拉,
2、如果外資企業撤走了,那我們怎么辦?
最近的確有這樣的傳聞,我是這樣理解的:1、存量外資撤走可能性并不大外資進來中國投資,并不是因為中國風境優美,人潔地靈,而是一家外企在國內投資,會受到很多政策方面的支持,那是國外政策無法比擬的。此外,中國人有勤勞吃苦的優良傳統,能加班,對員工間關系處理,比國外要強,至少沒有工會之類的組織,搞事情的動作比較少,
此外,外資生產的產品,有很大占比就在中國市場消化,在國內設廠直接銷售,能省下不少關稅等不必要的環節。總體來說就是來中國投資能賺錢,而且賺得比在本國要多,真香!如果沒有必要,沒有資本家會與利潤過不去,撤走的可能性并不大,2、增量外資正在觀望增量外資之所以觀望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目前社會輿論的擔擾,因為他們并未進入中國,并沒有產生利潤,對經營前景的考慮占比會更大。
目前來說比較出名的外資是特斯拉的上海超級工廠,屬于剛剛進入后就出現衛生事件的外資,最近美股漲得歡啊,工廠老早就復工了,目前國產化比例還只有30%不到,隨著后續國產化的程度提高,成本還能下降10%,妥妥的賺錢,而且還考慮關閉美國工廠裁員75%,美國本地最快要5月4日復工。這樣一對比,連美國資本家都看好特斯拉的中國超級工廠,資本是才不看你在那里投資,能賺錢股價就只有上漲了,
真香!3、作為外國政要,當然不希望本國企業大量外流如果本國外企大量外流到中國,會對本國經濟帶來嚴重惡果,比如失業率,這些都是社會的不安穩因素,要解決這個問題只能是嚴禁本土企業外流。可是在本土生產,很多優勢也沒有中國強,產業鏈也沒有完整的配套,成本居高不下,導致企業盈利水平低,社會發展緩慢,總結:金錢永不眠,只要資本家發現高利潤的機會,他們會不擇手段的嘗試,直至這個機會消失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