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唯一一個擁有是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有工業門類的國家,當然也是工業大國了。美國、日本的工業化水平、技術水平也比我國高,它們是名副其實的“工業強國”,既然是農業大國,難道就不能被稱為“工業大國”么,說我國是農業大國并無不妥,近年來我國的糧食基本上每年維持在6億噸之上,是世界第一產糧大國。
1、全球三大頂尖工業強國,誰名列第一?中國在其中是什么水平?
綜合工業制造實力中國排第一,美國第二,日本與德國并列第三。中國從完整產業鏈、生產規模碾壓其他任何國家,在部分高精尖領域正在趕超美國,發展態勢優于美國,為何如此?美國很難集中注意力用在發展產業上,它要管國際很多事務、干涉他國內政地區事務,加上國內分歧嚴重。而中國是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誰在競爭中勝出與后來居上,是顯而易見的,
2、我國制造業在全球處于什么水平?
據我所知,幾年之前,中國大部分制造業似乎還處在中低端水平,但這是相對當時全球制造業而言,由于所有技術水平低于我國國內制造業主流水平的工業國家,基本已經都被我國海量的機械制造能力所擊敗。而制造業技術水平比我國高的國家,還能用錯位競爭賺取高端產品的超額利潤,但制造業水平被我國趕超的國家,因其產品的技術水平比不上中國,那么其價格就更不可能比得上中國了,
以往在其性能和價錢比不上發達國家時,發達國家因為產業工人數量小,中高端制造業產能有限而不足以覆蓋全部市場的緣故,還能給你留有一部分市場空間給你口飯吃。然而今天中國的制造業已基本在產能上做到了全覆蓋,故而被中國制造業超越的國家,除了改行做農業國或資源、品牌設計提供國之外,看來已是別無選擇,具體來講,中國制造只所以會長期處于全球制造業中低端水平:一是由于中國制造長期以來技術水平一直都在持續爬升,使得被我國制造超越的國家,很快就喪失了對應的制造業;二是因為被中國制造超越的國家不會淪為低端制造,因而,最低端的制造業根本就不復存在;加上比中國制造更低端的制造業在市場上會根本活不下去,故而,屆時市場上實際上并不存在比中國制造更低端的制造業。
3、為什么我國工業產值是美國、日本工業產值總和,還說我國是農業大國呢?
說我國是農業大國并無不妥,近年來我國的糧食基本上每年維持在6億噸之上,是世界第一產糧大國,我們可以來看一下中美兩國三大產業的對比,2018年中國第一產業(主要是農業)增加值達到9782.4億美元,而美國為1641.88億美元,中國第一產業增加值是美國的近6倍,所以我們國家是名副其實的農業大國。既然是農業大國,難道就不能被稱為“工業大國”么?這兩者之間是可以兼有的吧?2018年中國工業增加值高達4.61萬億美元,高居世界第一;排名第二的美國,其工業增加值只有2.98萬億美元,相當于中國的64.6%,
中國工業增加值已經超過美國、日本的總和,除了規模大,產業門類齊全。中國唯一一個擁有是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有工業門類的國家,當然也是工業大國了,當然了,美國和日本是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它們已經處于工業化后期,而我們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仍然處于工業化過程之中,美國、日本的工業化水平、技術水平也比我國高,它們是名副其實的“工業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