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的股權融資讓其可以一直保持強大的現金流京東一直在虧損,亞馬遜也虧損了20年,但是公司不僅沒有倒閉,反而市值越做越大,這是為何。模式不同亞馬遜是直營模式,京東的路子就是用的亞馬遜的模式,也一直在資本市場對標亞馬遜,京東為什么虧損了這么多年,但是還不倒閉。
1、b站一直虧損為什么還在經營?
要理解“虧損經營”,首先個例子,便于理解比如,老王開了一家包子鋪,主賣叉燒口味的包子,90后、00后都愛吃,而且附近十里八鄉沒有人開和你一樣的包子鋪。現在的情況是,喜歡老王包子的人很多,但為了給消費者留下叉燒包“超值”的印象,包子的成本大于收入,一年下來稍微虧了點錢,老王會轉行嗎?同樣的,現在來看B站凈利潤確實在虧損,但十里八鄉只此一家、而且產品受到年輕人喜愛,所以會繼續經營。
(這是能支撐這么“玩兒”的重要的基礎之一)很多人會告訴你,能繼續經營是因為現金流沒斷,確實,有源源不斷的現金流,企業就能一直經營下去,但是怎么會有持續不斷的現金流呢?哪個投資人會把真金白銀拿去讓他“虧損”?無論是哪一輪的投資人,都不傻,能投資給B站肯定是看中了什么。這樣邏輯就通了,問題的答案是,因為有“基礎”,所以有資金源源不斷的進入公司,就算虧損也可以一直經營,
剛才說的“基礎”放到B站中代表什么呢?首先,B站成立的時候,就區別于主流視頻網站(比如: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等等),主打的是以游戲、動畫、漫畫為主的內容,而且這些內容正好是90后、00后喜歡的內容,而且在動漫領域目前是在中國做得最好。特色“彈幕”,一遍看視頻的時候,一遍可以在視頻上看到自己以及別人的評論,
每個人參與到視頻中,形成了類似于村口放電影,全村人都聚集在一起看電影加討論的感覺。有了社群的感覺,那么看視頻的人就不在孤獨了,從以上兩點能看出來,B站就是“包子鋪”,輸出的內容就是“叉燒包”那村里年輕人很喜歡。其次,流行程度2018年10月,數據公司QuestMobile發布的《Z世代偏愛泛娛樂APP》,B站位列我們“Z世代”年輕用戶偏愛的十大APP榜首,
年輕人喜歡,而且回頭客多。用互聯網用語就是用戶粘性大!最后,再撩財務剛才說現金流,靠輸血活著有兩種情況:1.自己有“造血能力”;2.自己沒有“造血能力”,全靠燒錢,下圖是2015-2018年的毛利率,其實B站的毛利率已經在2017年就轉正了,同年2017年,B站已經有了自己的造血能力,最后就像我開頭舉的那個例子,B站就是那個“受年輕人喜歡的、十里八鄉唯一的、賣特色叉燒包的包子鋪”,你說要經營下去嗎?。
2、亞馬遜一直在虧損,投資人為何一直在不停地投資?利潤回報來自股市嗎?
亞馬遜的利潤水平有多差?雖然亞馬遜早已不是單純的電商,但就電商領域而言,其規模仍是全美第一、全球第二大(第一是阿里),2017年位列世界500強第12位,目前股票市值逾7700億美元,是阿里市值的1.5倍,但就是這樣一個牛的不能再牛的企業,利潤水平卻“不堪入目”。有統計機構表示,自1995年成立到2018年一季度,23年間,亞馬遜的凈利潤總計達96億美元,但這個數字卻抵不過蘋果公司一個季度的利潤——根據蘋果公司最新發布的財報,其2018年一季度凈利潤高達138.22億美元,
相反,亞馬遜開始盈利也只是近幾年的事兒,但利潤水平極低且不穩定。2017年三季度,亞馬遜甚至又虧回去4個億,既然亞馬遜無法創造穩定且可觀的利潤,那到底是什么在支撐投資人不斷砸錢給亞馬遜呢?首先,潛在的“邊際收益”所帶來的利潤想象力經濟學中有個名詞叫做“邊際成本”,指的是“每多生產一個商品所需付出的成本”。
而互聯網經濟最典型的特征就是“邊際成本趨于零”,這也是亞馬遜能夠被長期看好的、最原始、最基礎的原因,亞馬遜1995年靠賣書起家。線下的書店迫于場地、空間等原因,如果想展示大量的書,銷售成本必然大幅上升;但亞馬遜作為網站則不同,理論上它可以展示無數本書,且無需增加什么銷售成本,我展示了10萬本書之后,還能再展示10萬本,而無需增加什么成本,也就是邊際成本趨于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