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制總體來講,對散戶不算友好。T 0制度和無漲跌幅如果退市制度是客觀國情,那么這兩個制度的存在就有點可惜了,12日,證監會發布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相關制度規則,再有,說到影響的話,股民很多都經歷過連續ipo給市場帶來的負面沖擊,所以,會對注冊制所帶來的ipo有擔心,但實際上這些年來,在打新制度上的調整,已經使得新股集中上市對市場的影響有降低了。
1、什么是注冊制?對散戶有什么影響?
在國際證券市場中,有三種上市機制,一種叫注冊制,另一種叫審批制,最后一種核準制。多年來我國一直是審核制,目前我國正在向注冊制進行改革。創業板則是改革的試點與先鋒,創業板新一輪改革大幕即將啟動。6月12日,證監會發布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相關制度規則,6月15日起,深交所將開始受理創業板在審企業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再融資、并購重組申請。
什么是注冊制呢?和審核制有什么區別呢?簡單來講審批制,就是國家允許你發行,你才能發行,國家說誰發行,就誰發行。像是計劃經濟的產物,核準制,就是目前我國主流。需要經過證監會審核批準通過的,才能發行,核準制的問題就是審核需要按證監會的標準,證監會說你行,你就行。說你不行,就不行,權利交到了證監會的手上。人家要負責的,所以絕大多數上市的公司,還是比較靠譜的,
但萬一,某個環節,某個關鍵人員富拜一下,股民就呵呵了。注冊制,你自己去邊上填個表格,填好就可以上了,香港、國外多數是注冊制。那注冊制,就是證監會告訴你,他們(新股)是神馬玩意兒,我們一概不知,你們(股民)自己看著辦,還告訴你,每天漲跌幅20%。地天板,能賺40%,天地板,能虧40%,老刺激了,以前你不及時割肉,也就是剮蹭皮,斷手斷腳。
現在你不及時割肉,就不孕不育了,核準制時,可能只有一些主流的行業才能通過,什么高科技產業、汽車、化工之類的好理解的公司。注冊制時,沒有創新行業限制,你可能會看到“保證分手有限公司”,“夕陽紅相親股份”“渣男改造集團”“綠茶試睡控股”等等神奇的公司上市,所以,創業板注冊制的背后就兩個字——放手!你是成熟的市場了,要學會為自負盈虧!注冊制總體來講,對散戶不算友好。
2、新《證券法》施行注冊制,對上市公司、股票市場有什么影響?
注冊制推行,說明A股已經開始港股化,而不是美股化,有人認為退市制度應該會同步完善,就現在的現實情況看,退市沒那么容易,連分層都是困難的。所以,我們可以借鑒港股的市場模式,那就是炒龍頭模式,那些差公司不會退市,天長地久流動性不足,會變為仙股。但是頭部的公司應該不會受到制度的影響,另外注意國有股如果不是全流通的,諸如中石油或者工商銀行,價格會向H股靠攏。
兩地市場沒有實質性差異,制度是趨同的,那些年我們希望有的制度及其困境:退市制度:經歷了數次調整,發現退市是個困難的事情,尤其是要做到美股那樣上市退市1比1,需要監管和整個市場體制上的發力。所以大約我們沒有辦法實現這個退市制度,A股單邊市場的情況下,大家也不要過多提出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有人認為退市制度就是照章辦事,其實不是的,
美股的退市,有渾水機構,也就是空頭,有律所組織的集體訴訟,有各種調查審計,法院禁止令。甚至于股價直接打壓到退市市值,這么多的作用力,并不只是美國證交會一家在發力。實際上美股的主動退市和被動退市一半一半,主動退市很多是吃不消投資人全民兼兵的壓力。就好像給投資人都發了把槍,美國的證券律師是十分發財的。他們習慣發起風險代理,
如果確定上市公司違規,他們就打官司。找投資人簽名,打贏了,律所和投資人瓜分勝訴金額,一般7:3.對于投資人減少了失誤帶來的損失,對于律所發大財。同樣的,渾水機構也會做空發財,所以,美股退市制度遵循黑暗森林法則。T 0制度和無漲跌幅如果退市制度是客觀國情,那么這兩個制度的存在就有點可惜了,在科創板,完全可以放開。
這兩個制度似乎是限制了股票的波動性,但是跌停板的優先交易規則又繞過了誰?T 1又使得莊家坐莊成本降低,總體上并不利于投資人保護。原本覺得,科創板新開立應該可以破除一下成規,但現實是,接軌永遠是比較好的夢想,這兩個制度雖然有利有弊,但從破除價格操控的角度,沒有更好,因為這兩個制度幫助了價格操控。集體訴訟制度我們的治理思路,很可惜,依然是罰款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