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稅的試點改革不會像有些人想的那樣使房價大幅下跌,它開征的目的也不是降低房價,而是讓地方政府從“土地財政”中擺脫出來,不再依賴賣地帶來的一次性收入,轉而依靠房地產稅獲取穩定的長期收入。政府也只能被迫要“為民情愿”出臺房產稅,這就是目前為止沒有征收“租金稅”的原因。
1、房地產稅為何不能迅速落地?房地產稅將對樓市有何影響?
房產稅是一種地方稅,它與土地財政本來是一對此消彼長的孿生兄弟。房產稅是用來把房產部分現值分攤到以后的N年里,而土地收入是房產稅分攤后余下的現值,兩者相加才是土地的價值,而一旦在土地拍賣時把房地稅先暫擱,就意味著土地的價格就會高起。而今再次征收房產稅等于額外增加了一塊費用,但城鎮化不可能無限期是發展,當土地收入出現減少后就需要從房產稅收中得到補償,否則地方的功能運轉就會成為問題。
房產稅征收是必須推進的,只是時間還沒有真正到來,我們已經連續三年的兩會中提出了“穩妥推進房產稅立法”,而且筆者認為這種表達還會再延續若干年。2019年我國的城鎮化率達到了60.60%,按照發達國家的要求是需達到80%,可我國的人口眾多,以及東中西部地區全面發展的格局,預計城鎮化率得到70%就會達到一個頸瓶。
按照1%的農村轉移到城市的人口力度,還有大約10年的時間來發展城鎮化,那么,全面推出房產稅應該是在十年后最合適。可是,不是所有的城市都是這樣,我國的一線城市,尤其是北上深三大城市的人口很快就要達到飽和,像深圳除了城中村改造和未來社區建設,已經很少可以拿出新土地來進行市場投放,這些城市的土地收入來源就會快速減少,急需通過房產稅來彌補土地收益的不足,一線城市會在近幾年內逐步加大征收房產稅的力度,
2、為什么房產稅,遲遲不見出臺?
1.房產稅的出臺需要太多的背景因素完備;2.房產稅現在都有,只不過不對住宅房產征稅而已;3.現在大家津津樂道的房產稅,其實應該是不動產持有稅。專門針對包括房產在內的不動產持有環節進行征稅,征稅的目的是進行公共建設,讓不動產所處的環境變好,以便不動產保值增值;而不動產保值增值了,政府征稅就更容易了;4.以學區房為例,環境優美的學區房肯定保值,甚至是年年增值,大家也樂于交稅;5.但現在的問題是房產的開發環節稅負過重,比如土地出讓金、土地增值稅、耕地占用費、城市土地使用稅等等,如果不能整合這些稅費而又加上一道房產稅,豈不把開發商、產權人榨干?而整合這些稅費牽涉到各方的博弈,以及相關的利益分配重置,哪有那么容易?因此,房產稅就像掛在空中的月亮,很美好很好看,就是無法落地。
6.不動產進行統一登記以來,可以說摸清了家底,具體了征收房產稅的條件;7.假如開征房產稅,免征的面積如何設計?中國面積那么大,城鄉發展不平衡,東西部發展也不平衡,上海、北京的60平米房產,其價值在落后地方可以購買一棟樓,而廣大農村的宅基地院子那么大,是否征稅?如何征稅?你能征上來嗎?新中國成立以來,征收直接稅尚未有先河。
3、為什么房產稅要出臺二手房還不降價?
房產稅開征的目的是減輕地方財政對出賣土地使用權的依賴,因為土地資源是有限的,壟斷性的一錘子買賣是無以為繼的,無本萬利才是最高境界!房產稅開征就是為了“擼羊毛”,因為羊圈是地主的。我們買的房雖然產權是自己的,但是只有使用權,實際上和沒房的租客沒什么兩樣。只不過一個是租房東的,一個是租國家的,既然都是“租”那么就要交“管理費”,因為地不是你的。
就跟你買的車位一樣,同樣要交管理費,這就是我們的與眾不同之處。要想擼羊毛還不能讓羊被擼死,就必須讓羊“感覺合理”這時候就要“發動群眾依靠群眾”,讓沒房的群眾對有房的人產生仇視心理,畢竟“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哈哈!落井下石的心理和正義感瞬間爆棚,于是人人喊打的局面形成,政府也只能被迫要“為民情愿”出臺房產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