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指數上漲說明美元走強,美元指數下跌說明美元走弱。“美元走弱”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個是美國自己的通貨膨脹,一個是美元相對于其他貨幣的貶值,通常我們把美元指數作為衡量美元走強還是走弱的標準,近期美元指數和人民幣同時走弱,原因各不相同,美元指數則是根據美元相對很多貨幣的匯率漲跌幅度,加權算出來的。
1、美元指數罕見跌破90,美元持續走弱,到底會產生什么影響?
美元走弱是美聯儲量化寬松導致的,只是暫時現象,后續美聯儲退出量化寬松后還會走強,總體趨勢依然在美聯儲和華爾街的掌控之下,前些日子,美聯儲逆回購激增,說明量化寬松的作用趨于減弱,下半年退出量化寬松的可能較大,加上上周公布通脹數據遠超預期,市場對于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的預期上升。技術形態上,90附近是強支撐,近幾日美元指數的下跌動能已明顯減弱,形態上筑底可能較大,
2、花旗預計美元將大幅走弱,美元指數或跌至85,大家怎么看?
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很多新興國家將因此而受益。體現為大量資本從美元資產中流出,因為其貨幣貶值,然后流入到新興國家,推高這些國家的資產價格,但是同時也要看到,美國的出口貿易將獲得一定的競爭優勢。因為貨幣貶值,很有可能使其重新開始恢復其已經空心化的制造業,這就是事物的兩面性。不過也許事情沒有花旗預想的那么美麗,
最終結果有可能是推高了新興市場的資產價格,而美國依然是空心化的制造業。花旗做出美元即將貶值預計的,是通過利率和國債市場的情況做出的,花旗這個預計的前提是美聯儲將通過擴表投放美元,美國寬松是通過美聯儲購買債券和國債的方式,如果債券購買增加,那么債券面值上升,到期收益率下降,這又導致了進一步寬松,由于自然利率下降從而使得美元貶值。
當然這一切有兩個必要前提:其一美聯儲會擴表購買債券,而且是大規模的買,花旗的證據是,前幾個月美聯儲買的債券很多,9月初至今投放了2050億美元,歐洲一年多采搞那么多,美國竟然2個月就搞定了,厲害厲害。但是對于這一點個人認為尚不確定,9月底10月初的流動性危機有很大程度上是美國的稅期導致的,因為美國行政財政預算和很多企業預算是到9月,10月屬于新的“財年”。
也就是說,其實這幾個月的流動性短缺是因為會計上的跨期支付導致的,其二美聯儲購買國債的行為會傳導到貨幣匯率上。日本負利率,歐洲零利率,他們都在壓水槍,可日元還是沒有明顯貶值的跡象,美聯儲擴表,有時候未必療效顯著。所以,你美聯儲進一步寬松的趨向暫時還不明顯,因為美聯儲官員那些經濟學家也清楚,有時候因果并不是一定的,如果寬松的彈藥真的隨著華爾街那群人的性子,一次性用光,那未來萬一有個風吹草動,那么鮑威爾就要像格林斯潘那樣去國會聽證,然后說一句:“我們犯了個嚴重的錯誤,
3、如果美元走弱,哪些貨幣最受益,為什么?
“美元走弱”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個是美國自己的通貨膨脹,一個是美元相對于其他貨幣的貶值。那么有意思的問題來了,比如美元兌人民幣升值了,但是對歐元貶值了,這中間的數值應該怎么取舍計算呢?是升值了還是貶值了?通常我們把美元指數作為衡量美元走強還是走弱的標準,那么這個問題就很好解決了。美元指數上漲說明美元走強,美元指數下跌說明美元走弱,
而美元指數則是根據美元相對很多貨幣的匯率漲跌幅度,加權算出來的。可以這么說,在美元指數里面權重越大的貨幣,與美元的負相關性就越強,美元指數的計算權重如下:歐元57.6%、日元13.6%、英鎊11.9%、加拿大元9.1%、瑞典克朗4.2%、瑞士法郎3.6%,并沒有人民幣并沒有人民幣并沒有人民幣所以,準確的說法,不是美元走弱哪些貨幣受影響,而是美元走弱到底是哪種貨幣相對升值引起的,識得唔識得啊?[吐舌]但是!!!如果邏輯是:美國國內經濟狀況惡化不吸引投資——中國經濟向好且利息高——資金認可人民幣——人民幣升值就沒有問題順帶提一句,人民幣匯率是管控的,每個工作日人行會公布指導匯率中間價;但反映國際市場對人民幣認可程度(真實供求關系形成的價格)的是離岸匯率無本金遠期交割N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