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股友都有這樣的經歷,明明買入的是一家盈利的公司,估值也非常低,拿在手上已經很久了,就是不漲,也不知道為什么。企業也無奈,不賒吧,產品生產出來賣不出去,等著被餓死,賒吧,產品賣出去了錢收不回來,一旦遇上銀根緊縮,就會失血而亡,凡此種種,上市公司要避免業績變亂,必須自己做得更好。
1、上市公司持續盈利,但偏偏股價不漲,不轉不送不分紅,怎么辦?
很多股友都有這樣的經歷,明明買入的是一家盈利的公司,估值也非常低,拿在手上已經很久了,就是不漲,也不知道為什么。數據方向且談談自己的一些經驗,包含但不僅限于此,歡迎補充指正,1.沒有成長性如果買了一家沒有成長性的公司,就好象懷抱一塊千年寒冰,怎么也捂不熱。沒有成長性的公司多出現在一些夕陽行業,或競爭非常激烈的行業,活下去已經不容易,成長性可望不可求,
比如鋼鐵行業,企業非常分散,上游面對國際三大礦山,完全沒有鐵礦石的定價權,好不容易推動供給側改革,成果很快又被鐵礦石漲價而剝奪;下游面對汽車、家電等廠商,又面臨嚴格的質量體系認證,一面要更新裝備提升產品質量,一面要投入資源加強售后服務,利潤一再削弱,賺錢如此艱難,業績缺乏想象空間。2.非主營業務收入好的公司,盈利應主要來自于主營業務,這樣的公司才具有一定的市場占有率,和適當競爭力,
很難想象,一家制造企業通過炒股獲取投資收益,又或者通過變賣資產獲取營業外收入,并以此來維持生存,這樣的盈利不可持續,這樣的公司很危險,有多遠就遠離多遠。3.缺現金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通過賒銷的手段,促進銷售加大市場占有率,并把賒銷全部計入當期收入,這部分收入被計入應收帳款,虛增利潤的同時加大了壞帳的風險,
企業也無奈,不賒吧,產品生產出來賣不出去,等著被餓死,賒吧,產品賣出去了錢收不回來,一旦遇上銀根緊縮,就會失血而亡。4.籌碼分散行業沒問題,企業也不錯,股價很偏宜,散戶的最愛死死捏著不放,主力無從下口,股票自然無從漲起,如果真是這種情況,要么及早放手,要么比其他人更多一份耐心,等到五、六成散戶都熬不住把籌碼交給主力,行情自然會發生。
2、科創板細則出爐,公司不盈利也可以上市,你怎么看?
這次科創板把處在企業初創期,前景光明,但還沒有贏利的公司納入科創板,真正做到了創業板所沒能顧到的領域,這才是中國版的納斯達克,使投資者能夠較大程度地分享一個科技創新企業的成長果實,當然,也要相應承當企業破產失敗的風險。但總的來說,科技創新企業最初規模都是很小的中小型企業,企業處在研發投入階段,贏利并不是主要選項,能夠最大程度地占領市場,擴大份額才是主要的,因此多數創新企業在啟步時大都不贏利,這時的成長性才是最大的,當然風險也最大,最終成功的也是少數,
3、從盈利到巨虧,上市公司如何才能避免業績變臉的風險?
這個問題可能更想說的投資者怎么避免上市公司業績變臉的風險。先從上市公司角度來說,要保持業績穩步增長必須是主營業務市場前景廣闊、管理層有作為,但在現實中,企業有了一點成績就“飄”起來的企業家不在少數,或大肆擴張毫無章法,或大玩資本手段不搞實業,或急于變現跟不上時代,凡此種種,上市公司要避免業績變亂,必須自己做得更好。
投資者要避免上市公司業績變臉風險可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至少分析三年以上的上市公司年報,以觀察其業績穩定性,如果三年間業績大起大落,那么其業績變臉的風險指數相對較高。二是同業、同類公司橫向比較,分析其業績在行業中的位置,如果在同業公司中的排名、地位變化較大,則說明其業績穩定性較差。三是新股的業績變臉風險更高,主要是因為上市前的報表做得好才有可能過審,上市后無法再透支未來業績,
這里面也不排除有不少績優公司。四是仔細分析發布業績預增公告的公司經營情況,大致判斷其預增的可能性大小,這些只能是盡可能地降低投資風險,投資者不可能完全規避投資風險,比如,上市公司大幅計提商譽風險,引發節前股市的一波“業績殺”,此外,有的公司業績變臉有可能是買入的一個機會。總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投資風險時刻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