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產階級標準,西方有,美國有,但我認為,我們不能照搬西方的標準,中國有自己的國情。最搞笑的是某些所謂的財經媒體或者民間金融機構為了博眼球,把中國的中產收入家庭標準定位在年收入50萬以上加拿大這種國家給中產家庭的門檻也才相當于31萬RMB,美國36萬RMB,難不成中國的中產家庭收入比北美發達國家還高很多。
1、中產的標準是什么,現在有多少人能達到?
中產階級是21世紀上半葉中國社會最流行的語言之一,越來越多的人想要躋身成為中產階級,中產階級是一個地區在一定時期內的收入水平處于該地區中等中間范圍內的所有人。中產階級家庭收入處在該地區中位數或者中位數附近的人,那么在大部分地區的家庭財富分布都是呈紡錘形的,高收入和低收入者都是少數,一般中產階級是指那些老師、醫生、司機、辦公文員等,生活中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2、目前資產超過1000萬的中國人大概有多少?
前不久國家統計局公布了中國人均資產36.6萬。一千萬資產就是平均資產的27倍,按照20%的人占有80%的財富類推,總私人財富是512.4萬億,2.8億人占有410萬億,0.56億人占有328萬億,0.112億人占有262.35億,這0.112億人的人均資產是2342萬。剩余的0.45億人,人均資產146萬,里面還有20%的人資產過千億,所以現在中國大概有兩千萬人資產超過1000萬,占比為七十分之一,
這是樂觀的算法。悲觀的算法:現在一般中位數收入是平均收入的60%,有大概25%的人能拿到平均收入,能出現資產超千萬的絕對出現在那25%的人里面,收入高花銷多,財富累積按照收入翻倍算,也就是說按照最高收入人群里面最低收入為起點,收入增加一倍,累積財富增加三倍。高凈值人群財富按照標準正太分布計算,財富累積達到1000萬的需要達到三倍以上收入,占比2%,
3、月薪多少才能算是中產?
中產階層是指一個家庭的生活水平、經濟狀況等方面高于小康水平,而沒有達到富裕階層的中高檔水平的人群。一個家庭生活水平、經濟狀況的高低,是由這個家庭的人均收入和家庭的人均凈資產兩個方面來衡量的,不是由家庭的某個人的收入多少來衡量的。中產階層的家庭人均收入和人均凈資產都是處于該地區中高檔水平的,他們的個人收入也應該是中高檔的。
我國地域廣大,經濟狀況參差不齊,各個地區的經濟檔次標準不一,在武漢市個人收入的中高檔水平是月收入:20000~10000元。武漢市個人收入的檔次占比狀況:第一檔,最高檔,高薪階層,月收入:20000元以上,占比:6%。第二檔,中高檔,中產階層,月收入:20000~10000元,占比:12%。第三檔,中間檔,小康水平,月收入:10000~5000元,
占比:40%。第四檔,中低檔,溫飽階層,月收入:5000~2500元,占比:28%。第五檔,最低檔,低薪階層,月收入:2500元以下,占比:14%。一個家庭的生活水平,經濟狀況的檔次由家庭人均收入和家庭人均凈資產來決定,上面列舉的是武漢市個人收入的五個檔次情況。個人收入的三分之二和家庭人均收入的檔次是相對應的,
家庭人均收入的100元和3萬家庭人均凈資產檔次相對應。比如中產階層個人收入是20000元~10000元,它的三分之二就是家庭人均收入13333元~6666元。對應人均凈資產就是400萬~200萬元,具體情況如下。武漢市家庭經濟狀況檔次占比情況:第一檔,最高檔,富裕階層,家庭人均月收入:13333元以上,
家庭人均凈資產:400萬元以上。占比:6%,第二檔,中高檔,中產階層,家庭人均月收入:13333~6666元,家庭人均凈資產:400萬~200萬元。占比:12%,第三檔,中間檔,小康階層,家庭人均月收入:6666~3333元,家庭人均凈資產:200萬~100萬。占比:40%,第四檔,中低檔,溫飽階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