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做為農業大國為什么肉價偏高。中國仍然是農業大國這是確定無疑的,幾乎在農業生產的每一個環節都領先我國,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雖然說中國的農業欠發達,怎么說是土地短缺呢,中國是農業大國,但不是農業強國,這一點我們應該有清醒的認識,和一些發達的歐美國家比起來,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1、中國做為農業大國為什么肉價偏高?
中國做為農業大國為什么肉價偏高?。如果說過去中國是農業大國,似乎尚有道理不多的耕地養活了六億多人民,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伴隨人口逐年增多,貫徹執行了農業八字憲法,特別是改良土壤,大修水利,糧油全部是國產的,綠色、自然、無毒、無害,種地的無憂,食糧的放心。如今人口猛增到14億,土地卻在天天萎縮,糧食豐收要靠化肥,而且還要依靠進口,才能滿足糧油所需,這種情況下,再說我們是農業大國,是否有點名不符實?,
無論產量,滿足人們生存需要,似乎也有些無奈。因此要說農業大國,只能是歷史,現實中相比有些國家稍顯遜色。說到肉類,價格本來就不低,加之大家都知的原因,農村地不讓上糞說是污染?,村莊講衛生,散養家禽家畜,肉讓人食用不放心?人為因素,加上自然災害非洲豬瘟,導至八戒差點少子絕孫,結果,豬肉價翻跟斗雲,僅僅幾個月豬肉價由12.5元/斤升至近50元/斤,當然中間也回答了不少。
2、現在我們還算農業大國嗎?為什么?
我國現在還是農業大國,廣義農業是指包括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副業五種產業形式,狹義農業是指種植業。包括生產糧食作物、經濟作物、飼料作物和綠肥等農作物的生產活動,農業是指國民經濟中一個重要產業部門,農業是以土地資源為生產對象的部門,它是通過培育動植物產品從而生產食品及工業原料的產業。農業屬于第一產業,
利用土地資源進行種植生產的部門是種植業,利用土地上水域空間進行水產養殖的是水產業,又叫漁業,利用土地資源培育采伐林木的部門,是林業,利用土地資源培育或者直接利用草地發展畜牧的是畜牧業。對這些產品進行小規模加工或者制作的是副業,它們都是農業的有機組成部分。對這些景觀或者所在地域資源進行開發并展示的是觀光農業,又稱休閑農業,
這是新時期隨著人們的業余時間富余而產生的新型農業形式。農業的勞動對象是有生命的動植物,獲得的產品是動植物本身,我們把利用動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長發育規律,通過人工培育來獲得產品的各部門,統稱為農業。農業提供支撐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的基礎產品,農業分布范圍十分遼闊。地球表面除兩極和沙漠外,幾乎都可用于農業生產,
在近1.31億平方公里的實際陸地面積中,約11%是可耕地和多年生作物地,24%是草原和牧場,31%是森林和林地。海洋和內陸水域則是水產業生產的場所,農業自然資源的分布很不平衡??筛刂饕性趤喼蕖W洲和北美,北美、歐洲和大洋洲的經濟發達國家為0.56公頃,而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發展中國家僅為0.22公頃,其中亞洲僅0.16公頃(1984年)。
3、我國是一個人均耕地短缺的大國,為什么農村的撂荒地越來越多?
答:不知能否叫我實話實說,假設叫說,就公布于眾,叫眾人都知道,什么叫真話,本題是不是在瞪著眼說瞎話?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雖然說中國的農業欠發達,怎么說是土地短缺呢?荒地又與土地短缺有關系嗎?既然短缺,那么荒地又從何談起呢?下面我分幾個方面加以論述。一、改革前后的狀況從生產隊到“改革開放”以后,的這段時間里,說實話,農村有過荒地嗎?我不敢說別處沒有,首先說我們這里沒有,特別是分田到戶以后,更沒有,
我知道,凡路邊,溝渠,陂地,洼地,都開采開采種上莊稼。這么講吧:就是手巴掌這么大的地方都點上顆豆子,甚至房前屋后都種上蔬菜,為什么?因為那時候受于當時的政策限制,處于形勢,農民不允許外出。不指望地沒別的想法,可那時候的農民生活怎么樣,吃的,穿的,住的,以及交通工具等,我就不加一描述了,過來的人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