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中國銀行400億永續債發行,是銀行業首發永續債,很遺憾的是目前面對的都是機構投資者,個人投資者目前買不了,所以探討值不值得買毫無意義。此外,永續債還有一大亮點即上述第4點,以權益投資計入會計核算,且發行期限長,十分利于長期融資需求——與普通債券比,永續債償付壓力小、發行簡便;與普通股比,永續債融資成本更低,且不會對股價造成沖擊;與可轉債相比較,永續債的發行期限更長、發行條款較為靈活,既可設計減記條款,也可設計轉股條款。
1、什么是“永續債”?
不請自來。2018年12月26日,國務院金融委召開會議,研究多渠道支持商業銀行補充資本有關問題,推動盡快啟動永續債發行,一時間,永續債進入公眾視野。1648年,荷蘭水務管理機構發行了利率為5%的永續債券用于彌補財政缺口,是目前文獻所能追溯到最早的永續債券,而且這只古老的永續債至今還在持續付息,永續債券,又稱無期債券,是非金融企業(發行人)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注冊發行的“無固定期限、內含發行人贖回權”的債券。
2、最近出了很多永續債信托,什么是永續債,這類信托安全嗎?
謝邀,信托者課堂——專注信托!答題時間:2022年3月!永續債信托、永續債券以及永續債權,這三者名字相近,但細微的差別或許使得投資人的篩選邏輯有著本質的區別!尤其永續倆字特別唬人!一永續債、永續債券定義按時間順序市面上永續債券更為常見,而且發行主體多為金融機構——小比例是城商行,國有大行更是永續債券發行的主力軍,其一可見發行該類債券要求之高,其二,可見其安全性永續債券很明顯是債券的一種1沒有設定期限或沒有明確規定還款日期;2發行人有權延期或者提前贖回3持有人按期獲得利息收益,但不能要求清償本金4不會計入負債而會計入權益,發行期限3 N或5 N,以滿足企業長期融資需求,
看出上述特征,相信大家對于“永續”的涵義有進一步理解——只要發行人愿意(持有人無權)承擔相應利息成本,本金可不必償還!當然天下沒有免費、便宜的午餐,在實操中還有一套利率跳升機制在運行——票面利率跳升從發行第三年開始,隨著存續年限增加,利率定上升,企業在利息跳升前贖回,持有時間不超過第二個利息周期。
舉例說明,初始利率為6.1%/年;滿3年后,下一年年利率在上一年年利率基礎上增加300個基點(3%),即第四年年利率在第三年年利率基礎上加300個基點(3%),以此類推,直至年利率達到18.1%為限,發行人可以享有“永續”便利,也必須承擔更高的利息成本!此外,永續債還有一大亮點即上述第4點,以權益投資計入會計核算,且發行期限長,十分利于長期融資需求——與普通債券比,永續債償付壓力小、發行簡便;與普通股比,永續債融資成本更低,且不會對股價造成沖擊;與可轉債相比較,永續債的發行期限更長、發行條款較為靈活,既可設計減記條款,也可設計轉股條款。
在國內,銀行機構尤其國有四大行在金融體系中絕對的“頂流”存在,因此永續債券安全性極高!而對于永續債信托,如果投資人仔細查閱相關資料,可發現其底層邏輯是永續債權——是指信托計劃投資于融資人發行的永續債權,或通過可續期信托貸款的形式向融資人融資,是融資人和信托公司簽訂的“無固定期限、內含融資人贖回權的一種債權與永續債券有著本質的區別!這一點投資人必須區分!二,為何會有永續債信托永續債信托在市場露臉也就是2021年,在我看來這是特定時期下信托業轉型、整改下的“特定產物”!先是多家房企借助永續債權發行了不少房地產信托項目,而在當時房企融資受三道紅線限制,在信托融資領域已受到融資類信托額度、地產信托額度限制,而當時投資類信托是受相關部門認可,永續債以權益投資計入核算,正好迎合了監管,由此大量永續債地產信托誕生!而后,信托業開啟“兩壓一降”、非標轉標,資管新規在信托領域的配套細則資金信托新規初稿也頒布,底層資產往凈值化、標準化方向發展已然是大勢所趨,不僅地產信托受限、傳統政信業務也包含在內,這也催生了永續債式政信項目!而且永續債政信項目,信托公司除了符合當下監管政策,上手也快,與之前的政信業務區別不大——信托公司可直接放款給融資人,只是簽署的底層文件從《信托貸款合同》變成了《永續債權投資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