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濟發展的歷史中,經歷了兩次經濟轉型。年代初,香港推行經濟多元化方針香港金融、房地產、貿易、旅游業迅速發展,特別是從80年代始內地因素成為推動香港經濟發展的最主要的外部因素,香港的制造業大部分轉移到內地各類服務業得到全面高速發展,實現了從制造業轉向服務業的第二次經濟轉型。
1、香港現在靠什么產業支撐發展?
想找最近的數據統計,暫時沒找到,只找到了02年到12年香港統計年刊。數據很明顯,香港作為一個主體的時候,這十年間,基本上全部依靠大陸賺錢,而對其他國家基本上是負的,那么都是什么產業支撐呢?一,金融,港人引以為傲的金融,其實說白了,就是一塊豬肉從不同的人手里過,每個人手里都會粘點豬油。中國改革開放來,外部進來的資金和內部出去的資金大部分都要經由香港結算,豬肉從手過的多了,自己也就肥起來了,
2、香港經濟到底是什么時候發展起來的?
香港經濟發展的歷史中,經歷了兩次經濟轉型。1950年以前香港經濟主要以轉口貿易為主,從50年代起香港開始工業化,到1970年工業出口占總出口的81%,標志著香港已從單純的轉口港轉變為工業化城市實現了香港經濟的第一次轉型。70年代初,香港推行經濟多元化方針香港金融、房地產、貿易、旅游業迅速發展,特別是從80年代始內地因素成為推動香港經濟發展的最主要的外部因素,香港的制造業大部分轉移到內地各類服務業得到全面高速發展,實現了從制造業轉向服務業的第二次經濟轉型,
今天的香港已發展成為亞太地區的國際貿易、金融和航運中心。2000年,香港的本地生產總值達到12717億港元,貿易總額達到32307億港元,是世界第十大貿易實體港口集裝箱吞吐量達到1810丌箱,居世界第一位;有154家銀行,擁有外資銀行數量居世界第三位2000年末香港股市總市值達48625億港元,居世界第九位;外匯市場每日成交額達790億美元居世界第七位;2000年末外匯儲備高達1075億美元,居世界第三位,
3、廣東經濟是怎么發展起來的?是靠什么發展的?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改革開放之前,廣東已經是我國的經濟大省,GDP位居全國第五,只是在改革開放之后,廣東經濟發展更快了,自1989年廣東GDP首次位居全國第一以來,如今廣東已經連續30年位居全國第一。廣東經濟能夠發展起來,小編認為主要有以下一些因素,首先是政策優勢,廣東作為沿海省份,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擁有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
改革開放之初設立的五個經濟特區,廣東就有深圳、珠海和汕頭三個;全國第一批14個沿海開發城市廣東就有廣州和湛江兩座城市,在發展的過程中,廣東也逐漸開辟了珠江三角洲經濟開放區,并上升為國家戰略。如今自貿區、國家級新區、國家中心城市廣東都擁有,而且粵港澳大灣區也正如火如荼的建設當中第二,廣東地理位置優越,
廣東是我國華南地區的沿海省份,海岸線漫長,優良港灣眾多,而且毗鄰港澳地區,也比較接近臺灣,當初深圳、珠海經濟特區的設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們毗鄰港澳,深圳經濟特區那么成功,也離不開香港的支持。第三,廣東勞動力充足,因為廣東經濟率先發展起來,發展水平相對較高,因此就吸引省內粵東西北地區的大量勞動力,也吸引了全國各地人口來廣東發展,當時百萬勞工下廣東曾經轟動一時。
4、香港經濟四大支柱產業都是什么?
根據香港統計處的統計數據,金融服務、貿易及物流、旅游、專業及工商業支援服務是香港的主要傳統行業,在香港的統計資料中,這四個傳統行業都有單獨的統計數字,根據香港統計處的新聞稿:“這四個主要行業帶動其他行業的發展,并且創造就業,是香港經濟動力的所在”。而事實上,這些主要行業確實在帶動香港的經濟發展,在2005年-2015年的十年時間里,香港的本地GDP從1.4萬億港元上漲到了2.4萬億,這其中四個主要行業就占了一半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