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創業板需要單獨開通因為創業板有些規則與主板和中小板不一樣,比如說創業板公司沒有退市風險警示,也就是我們常常所說的ST和*ST股票,觸發交易條件后就會被直接退市,加之創業板公司,顧名思意,大多處于創業階段,一般是中小型公司,公司經營不穩定,因而整體來創業板公司相對風險較大,因而投資者如果需要交易創業板,需要簽定風險揭示書后方可開通。
1、創業板買入有什么風險?
創業板現在是1500點,且不說會不會跌到千點,我只說跌到1300點會怎么樣!創業板存在大量股權質押,還有中小板也是。股權質押就是大股東或者控股股東把手里的股票抵押給銀行信托等金融機構,用股權質押融資發展公司業務,被委托單位向抵押的股東收取利息,但無權處置股票。除了一種情況,股價跌破約定好的質押最低價格,就是說低于這個價格,受委托方借出的資金有收不回來的風險,這時被委托方就要賣掉大股東的股票彌補損失,
就是俗說的爆倉現在很多小盤股已經非常接近平倉線了,大股東為了防止平倉風險造成的重大損失,在不斷地補充質押,實在沒有股票可質押了,就用實物抵押。大股東都快成了楊白勞如果創業板跌到1300點,就是說再跌15%,創業板股票會普遍跌30%,幾乎所有的抵押都會爆倉,天天掛跌停賣。那是系統性風險,金融危機,國家不會容許這種事情發生!所以創業板不可能跌到1300點,更別說1000了!關注我,每天帶你看經濟!。
2、買創業板股票風險很大嗎,為什么?
在券商做分析師的時候,發現很多老股民從來不買創業板股票,甚至創業板都沒開通,沒進券商之前我還是比較難理解的,在我看來創業板上市公司成長性,彈性好,收益高,那么為什么還是有人覺得創業板股票風險大呢,下面我來說說我的看法。1.上市條件不一致我們都知道科技創新性公司往往業績不穩定,行業低位也不太穩定,所以所以導致很多高科技公司無法完成主板的上市條件,所以國家為了能夠這類企業上市融資,特意創立了創業板服務這類公司,放開了上市條件,
創業板一般只要連續兩年達到盈利要求和營業收入要求,而主板往往是要連續三年才可以。并且主板上市條件中盈利金額和營業收入金額都遠遠大于創業板上市條件,所以這樣一來,創業板公司往往公司小,業績不穩定,主要考慮的是后期的成長性,而不是目前的價值投資。所以風險就是會導致創業板公司后期能否發展好,就存在未知了,2.創業板公司市值小,波動大我們都知道如果一家公司市值比較小的話,往往就會存在波動幅度大的問題,因為資金可以控盤操作,引起股票的大起大落,經常會出現漲?;蛘叩5痊F象。
而大市值的股票,比如工商銀行波動就相對比較小,所以一旦投資對于創業板股票方向看錯,就會導致出現大幅度虧損的可能。3.創業板公司市盈率較高我們都知道科技類公司市盈率會明顯高于傳統行業市盈率,這在全球都是普遍現象,比如美國的納斯達克市場股票市盈率比紐約交易所股票市盈率高。我們創業板股票的市盈率往往是反應該股后期的成長性,炒作的預期,
而主板股票市盈率較低,主要是公司行業低位較為穩定,成長性較低,市盈率代表往往是目前公司的價值情況。所以成長性的東西本身就是預期,覺得將來會如何如何的,一旦無法實行必然導致股價會大幅度回落,風險較高,4.創業板退市制度比主板嚴格創業板股票不實行ST制度,連續虧損三年直接退市。而主板連續兩年虧損加ST,連續三年加*ST,并且漲跌幅為5%,降低股票波動,
所以創業板沒有風險警示,也沒5%限制,所以一旦買錯的話,會造成巨大損失。如果創業板退市,股份不進入代辦股份轉讓系統,而主板股票退市進入代辦股份轉讓系統,并且后期業績改善還可以恢復上市,但是創業板不能夠恢復上市,如果業績好轉只能重新IPO,所以創業板在退市上面臨的風險比主板大。投資永恒規律,風險跟收益并存,如果買到好的創業板股票,往往可以獲得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收益,典型比如東方財富,銀之杰等等,而在主板上就會相對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