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我不認為沙特超預期的額外減產會對國際油價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對油價更劇烈的沖擊,可能是沙特不減產甚至以某種方式開始減價。沙特左右為難,實現減產難度較大可以現在的沙特,面對的是一個左右為難的局面,如果服從美國的愿望,繼續減產配合美國,那么沙特的財政赤字將進一步擴大,如果大幅減產提高油價,那么美國可能借沙特記者事件向沙特發難。
1、沙特為什么要說服俄羅斯減產?減產代表什么?
其實沙特和俄羅斯都沒有減產的計劃。只是特朗普自以為是的宣布沙特和俄羅斯預計要減產1000萬桶,而隨后沙特和俄羅斯都直接否認,但往里說,最有減產意愿的就是沙特。沙特減產是因為想維持穩定的油價,以保證自己石油產業還可以得到穩定的收入利益,沙特80%的收入依靠石油去賺取,但俄羅斯只有40%左右的收入跟石油產業有關。
重要的是,俄羅斯比沙特更有實力去承受低油價帶來的損失,按照俄羅斯自己的估算,石油價格戰哪怕低到20美元/桶,俄羅斯還可以承受6年,但是沙特就未必可以了。如果一直低油價,沙特財政收入就要減少,但財政支出卻不會跟著少,到最后只能把家底都掏空,俄羅斯經濟結構比沙特好一些,還不至于堵上家底,所以,一直增產只會供大于求,家底比較薄的沙特可能是最先頂不住的,一旦沙特最先減產,就要丟掉部分市場份額給俄羅斯。
所以沙特就想連著俄羅斯一起減產,以不至于只有自己虧損,雖然沙特的采油成本很低只有10美元/桶,俄羅斯要17美元/桶,但在一些近地表油層,沙特和俄羅斯的開采成本都可以壓低到2美元/桶!原本歐佩克組織就以沙特為領頭大哥。歐佩克組織成員國通過低開采成本和產量控制世界油價,而控制石油,就控制了所有國家,但如果減產,就意味著沙特領導的歐佩克組織在石油市場的話語權減少,有喪失更多定價權的可能。
而俄羅斯、伊朗等反美陣營國家就增加更大的石油市場話語權和地位,甚至連定價權和結算體系都可以掌握和新建,況且俄羅斯2019年還是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國,而減產正中俄羅斯下懷,即使俄羅斯也承受了損失。減產牽連到的另外一個國家就是美國,美國也是世界三大產油國之一,主要產頁巖油。如果沙特和俄羅斯減產,美國毫不費力就坐收漁翁之利,就能直接增加世界石油市場份額,
俄羅斯第一個表示反對,這也是俄羅斯至今不愿意減產的原因,要用低油價去打壓逼迫頁巖油生產商陷入困境甚至破產,保證俄羅斯石油的世界地位和份額。沙特未嘗不知道這個道理,但是美國的壓力跟自己的壓力雙重夾擊下,沙特有苦難言,所以一旦減產,就意味著成為現實的輸家。而且對于以石油收入占主要收入的國家而言,這場石油大戰也是生死存亡的戰役,
2、為什么美國要求沙特不減產石油產量,來保持油價低位?
客觀的去分析一下你就會很清楚的到答案價格公式nA=mB,減產會帶來什么樣的效果呢需求決定價格那么誰的需求最多目前美、中、印為全球原油需求前三甲。2016年美國原油需求量為1956萬桶/日(YoY 16萬桶/日),中國為1188萬桶/日(YoY 34萬桶/日),印度為427萬桶/日(YoY 28萬桶/日),
印度成為拉動原油需求增長的主力。中、美兩國需求增速放緩,印度經濟發展帶動原油需求增長,取代日本成為第三大原油需求國,預計長期來看新增需求中的七成將來自于亞洲國家。看到了嗎美國是中國的快兩倍了都,保持油價低位只是借口而是美國沒辦法控制這種事情所以采取的措施生怕沙特大量減產導致價格上漲美國也就開始難受,美國能對任何一個國家發起攻擊也可以對任何一個國家的任何一個公司發起經濟制裁,但是相反一旦沙特大量減產或者不在出口石油那么所有國家都可以對美國進行石油制裁,
3、油價一直降,為何沙特堅持不減產?
上周五,國際油價延續跌勢,美油WTI跌超8%,布油失守59美元,油價不到兩個月暴跌30%。市場普遍認為,全球原油市場供大于求是本輪油價下跌的主要原因,當前,三大原油生產國都在增產,沙特10月原油產量達1070萬桶/日,高于減產協議時規定的1005萬桶/每日,而俄羅斯10月原油產量為1141萬桶/日,創蘇聯解體后產油量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