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破凈”產品收復失地,下半年理財產品要怎么選。如何選擇靠譜的理財產品,是投資者比較頭疼的一個問題,最后,我認為大家在選擇理財產品時要結合自身的綜合情況來定,如果你是穩健型的選擇國債、貨幣基金等低風險產品就是最好的,銀行理財產品都有風險,并即將打破“剛性兌付”,其它類型的理財產品風險可想而知。
1、凈值型理財產品要怎么選擇?
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去挑選凈值型理財產品:1)看收益曲線歷史波動幅度凈值型產品相比原先的預期收益率產品,最明顯的就是用凈值來體現每天這款產品的表現,那么我們選擇凈值型產品最先要關注的就是收益率曲線。曲線波動越大,說明產品風險也就越高,舉個例子,假如買入1萬元的凈值型理財產品,昨天虧50,今天賺100,對于保守型投資者來說,遠不如昨天賺3塊,今天虧1塊,明天賺2塊這樣來得安穩。
產品收益率波動幅度越小,也就意味著產品更加穩健,更適合保守型投資者,2)最大回撤最大回撤是指這個產品自成立以來,凈值從成立以來最高點,下降到最低點的幅度。有點類似收益率波動,但是回撤體現的是這個產品可能出現的最大虧損,產品回撤數值越低,說明產品更加穩健。很多產品詳情頁直接會附上最大回撤數值,3)歷史持有盈利概率歷史持有盈利概率,是通過計算理財產品的歷史業績,得出該產品獲得正收益的概率。
換句話說,就是你買這個產品,能賺錢的機會比例有多少,這個數據在產品詳情頁一般都有體現,由于中低風險的凈值型產品大多成立時間較短,所以缺乏一定的歷史業績計算盈利概率。所以識財君給大家舉個例子:比如某款產品詳情頁顯示,歷史持有1個月的盈利概率為70%;歷史持有6個月的盈利概率為99%;歷史持有1年的盈利概率為100%;從盈利概率來看,這款產品更適合中長期持有,歷史盈利概率越大,這款產品賺錢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歷史盈利概率越小,產品賠錢的可能性就越大,
2、理財產品怎么選?需要考慮哪些問題?
購買理財產品,目前還是銀行發售的產品風險最低。但是,按照“銀-保-監-會”的最新規定,銀行保本型理財產品今后將停止銷售,過渡期在兩年左右,記得近年有一位金融界的權威人物指出:利率高于5%的理財產品都有風險。雖然目前尚未聽說銀行理財產品出現違約現象,但是,金融界高層的風險提示,勿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銀行理財產品都有風險,并即將打破“剛性兌付”,其它類型的理財產品風險可想而知。
購買理財產品,必須是正規銀行柜臺銷售的產品,一般銀行都會和客戶當面簽訂風險協議書,并錄像留作存根備查。如果沒有這些環節,就說明銷售的理財產品不是正規渠道而來,很可能是保險公司的儲蓄型養老保險,借銀行的平臺,打著理財產品的旗號出售保險產品。也可能是某些金融機構的信托產品,委托銀行在大廳里辦理,上述情況儲戶一定要分辨清楚,切勿輕信銀行大廳里的客戶經理,他們有些人并不是銀行的工作人員。
3、身邊的朋友都做了理財產品,自己也想做些理財產品,應該如何選擇?
安全第一,從收益角度可以考慮一下常規的、常規的、常規的銀行理財產品,詳情如下:1、貨幣基金等寶寶理財:起點低、安全性良好,就是收益稍稍差了一些,是零錢理財的最佳選擇,2、結構性理財:這是目前銀行發行的、唯一承諾保本的理財產品。資管新規明文規定理財產品不得承諾保本保息、不得剛性兌付,保本這兩個字就值得選擇,
缺點是收益稍稍差了一些。3、智能存款:受《存款保險條例》保護的存款類產品,安全和收益兼得,只是想要獲得較高的收益,持有期限大多需要3年起,這是不足之處。4、其他定期理財產品:適合一筆長期閑置的資金,收益相對于活期理財較高,可以選擇的平臺有很多,包括支付寶、微信、京東金融,但總的來說銀行常規理財更為合適。
4、銀行理財“破凈”產品收復失地,下半年理財產品要怎么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