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金為王,不代表不投資,其真正的意思是,在所有的資產配置之中為王;2、現金為王其實在牛市中更重要;3、都說持有現金怕通脹時縮水,其實,如果將現金作為一種保險——最佳的保險,那通脹就好似現金的保險費;4、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只要回顧歷史,就知道現金為王之重要了。
1、為什么有些人總說現金為王,不要投資?
在全球貨幣緊縮大環境下,金融市場風險加劇,現金為王不失為一種良策。在此大環境下,投資風險指數飆升,大多數投資者都會考慮風險和回報率,倘若風險遠遠超過回報本身,這樣的投資意義不大,華爾街債王幾次呼吁現金為王,幾大投行投資建議也是根據自己情況配置適當現金,因為在全球匯市,股市,樓市不確定性增加的情況下,投資風險加劇,在此情況下投資者更偏向于風險等級較低的國債等安全產品。
2、為什么高通脹,卻以現金為王?
正常情況下,在通脹背景下錢是不值錢的,比如在今年,100塊錢能夠買下一件牛仔褲,但到了明年,同樣是這一件牛仔褲,你有可能需要花120塊錢去買了。在高通脹背景下手頭持有大量的現金,其實是做虧本生意的,那為什么很多人還信奉高通脹環境下現金為王呢?其實所謂的現金為王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答案,并不是說高通脹持有大量的現金一定是好處,最關鍵是要看你在什么時間點持有現金,
在通貨膨脹的前期,持有大量現金我認為并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如果大家仔細觀察各個國家的通貨膨脹會發現,其實通貨膨脹是有周期的,通貨膨脹不可能永遠漲上去,想要了解這種規律,我們就要先了解一下,通貨膨脹發生的原因。通貨膨脹簡單來說就是貨幣超發了,也就是說一個國家的貨幣發行量遠遠超過了市場的需求量,結果導致超發的貨幣轉化在物價上,
那為什么一個國家要超發貨幣呢?這里面有各種各樣的原因,有的是為了刺激經濟的發展,有的是為了彌補財政赤字。但不管是哪一種目的,超發貨幣都殊途同歸,最終會導致物價的上漲,比如一個國家生產100萬件商品,如果每件商品定價10塊錢,那只需要有1,000萬的貨幣就可以了。但是現在一個國家將貨幣發行量增加到2,000萬,但是商品的數量只增加到了120萬件,如此算下來,每件物品的價格就上漲到16.6元,相當于物價上漲了66%,
在這種物價上漲的背景之下,很多資產價格都會上漲,包括股票,基金,房產以及一些生產資料都有可能上漲。這時候如果大家還傻乎乎的堅信現金為王,手頭持有大量的現金,那最終吃虧的只會是自己,比如在2020年因為受到疫情影響,全球流動性迅速增加,特別在美聯儲開啟無限的QE背景下,全球流動性越來越泛濫,結果導致全球各種資產都出現了大幅度的上漲,有個別資產價格一年之內漲幅超過100%。
在這一輪通脹背景下,如果在2020年初大家持有大量的現金,卻不敢購入資產,那么到了現在,大家的100萬美元還是100萬美元,但已經買不到2020年100萬美元的東西,如果大家在2020年初全球通貨膨脹開始出現苗頭的時候,大膽購入一些資產,比如股票,石油,貴金屬等一些物品,那么到現在當初的100萬美元有可能已經變成了200萬美元。
這種將現金轉化為資產的方式,不僅帶來了財富的增值,還可以抵消通貨膨脹帶來的部分影響,由此可見,在通貨膨脹發生的時候,并非只有大量的現金就是好處,有時候持有大量現金只會讓你資產縮水,甚至跑不贏通貨膨脹。在通脹膨脹的后期,持有大量的現金可以救自己一命,在通貨膨脹初期,將現金轉化為資產,可以帶來財富的增值保值,從而跑贏通貨膨脹。
但是通貨膨脹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畢竟社會的生產力是有限的,如果通貨膨脹遠遠超過了社會對貨幣的需求量,那么物價就會迅速上漲,在物價快速上漲的背景下,不僅增加居民的生活成本,企業的生產資料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當通貨膨脹超過了整個社會承受的水平,最終超發的貨幣會在一些資本市場上空轉,導致出現資產泡沫,比如股票漲上去了,房價漲上去了,但這種漲幅并沒有實實在在帶來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反而會增加社會的生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