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的經濟衰退會被定義為經濟蕭條。防患于未然距離“經濟大蕭條”多遠(20200627)海標量化兵法v金融科技觀察,世界經濟雖然現在還沒有進入大蕭條時期,但是,我們不得不面臨全球資本市場的大震蕩,中國資本市場在深入改革中無疑會面臨比以往更加嚴峻的考驗,加倍努力開拓,居安思危,強化風控…幾百年資本主義經濟的周期式運行,經歷了多次蕭條危機,根據總結出來一些經濟進行進入蕭條階段的特征,大約有十個,下面我們簡要看看大蕭條常有哪些表現。
1、什么是經濟蕭條?
經濟蕭條(depression):當經濟衰退(recession)連續超過3年,或者實際GDP(實際國民生產總值)負增長超過10%時稱為經濟蕭條(depression)。經濟蕭條(depression),除了產出劇烈降低之外,通常伴隨著長時期的企業普遍破產、高失業率、企業信心降低和低投資,經濟衰退(recession)是工商業低落的一個溫和的形式,它同經濟蕭條有許多共同點,但在程度上較弱,持續時間也較短。
經濟蕭條是以商業和普遍繁榮的長期而劇烈的衰退為特征的一種經濟狀況,判斷標準是:實際GDP負增長超過10%,或者經濟衰退(實際GDP負增長)連續超過3年,擴展資料:經濟蕭條的表現形式:經濟衰退可能會導致多項經濟指標同時出現下滑,比如就業、投資和公司盈利,其它伴隨現象還包括下跌的物價(通貨緊縮)。
當然,如果經濟處于滯脹(Stagflation)的狀態下,物價也可能快速上漲,毀滅性的經濟衰退則被稱為經濟崩潰。經濟衰退與過量商品存貨、消費量的下降(可能由于對未來失去信心)、技術創新和新資本積累的缺乏,以及股市的隨機性有關,市場經濟的特點之一是經濟周期的存在,然而經濟衰退并非總是存在。經濟學領域在“政府干涉是可以抹平經濟周期(凱恩斯主義)、或是放大經濟周期后果的影響(真實經濟周期理論)、還是制造了經濟周期(貨幣主義)”的問題上存在著很多的爭論,
2、如何判斷經濟蕭條和繁榮?
理論上講,經濟蕭條是以商業和普遍繁榮的長期而劇烈的衰退為特征的一種經濟狀況,判斷標準是:實際GDP負增長超過10%,或者經濟衰退(實際GDP負增長)連續超過3年。經濟衰退的判斷標準是,實際GDP連續兩個季度負增長,中國目前絕無此跡象,中國的GDP目前增速稍放緩,很幸運,經濟衰退蕭條時代不會到來的。生活在中國,這十幾二十多年來每個人都能感受到經濟高速的節奏,
特別近十年來,按照中國發展的速度和成果,絕對是經濟的繁榮期。十多年以前,當時去日本,那幾年日本經濟已有轉好氣色,2002年日本的GDP增長率-3.3%,之后幾年里慢慢扭轉到了1.6%,世界經濟的發展中,日本經濟是個典型。我們都知道90年代初,日本爆發經濟危機,出現泡沫,那時只能算經濟進入一個困境期,經濟衰退甚至蕭條根本挨不上邊,
盡管一直有報道日本經濟衰退,讓年輕人懂事來就面對了“失落的二十年”,這種失落是對于日本經濟黃金時期而言。實際上,當時那幾年里,無論走到哪里,都沒有感覺到日本社會經濟窘迫,相反到處還是一片發達,欣欣向榮的感覺,真正經濟蕭條是致命的,社會的一些動蕩不安的因素會出現。在中國,我們這代人正經歷著經濟發展的高速期,幾次經歷世界經濟危機,對我們波及很小,
1998年出現東南亞金融危機,當時中國經濟發展起步中,只記得就業時薪資很低很低,但老老實實找份工作的機會還有的。那些年只要兢兢業業打拼,回報都還不錯,2008年一場席卷全球的由銀行次貸危機爆發的金融危機,中國不僅在風暴中完美躲過,爾后十年迎來了發展黃金期,周圍人的生活發生了質的變化。這個時期國人在世界上的地位大大提升,世界看中國眼光不同,這是經濟繁榮的成果,
3、經濟衰落是什么意思?何為經濟衰落?
經濟衰落是什么意思?何為經濟衰落?經濟衰退是指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對經濟危機的一種說法。認為經濟危機只是經濟發展中暫時的“衰退”現象,經濟衰退表現為普遍性的經濟活力下降,和隨之產生的大量工人失業,嚴重的經濟衰退會被定義為經濟蕭條,經濟衰退可能會導致多項經濟指標同時出現下滑,比如就業、投資和公司盈利,其它伴隨現象還包括下跌的物價(通貨緊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