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290個城市入選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并有超過300個城市和三大運營商、螞蟻金服、騰訊等企業簽署了智慧城市建設協議。根據國家相關部委推進智慧城市建設部署,預計今年年內我國啟動智慧城市建設和在建智慧城市的城市數量將有望超過500個,統計顯示,三大運營商近年來已累計和超過300個城市簽署了智慧城市建設協議;螞蟻金服則已與全國25個省(市、區)政府352個城市在新型智慧城市、“互聯網 政務服務”等領域開展合作,推出了政務辦事、醫療服務、交通出行、生活繳費等在內的9大類58種不同類別的服務,覆蓋用戶已超1.5億。
1、我國有哪些是智慧城市,怎樣才算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就是運用信息和通信技術手段感測、分析、整合城市運行核心系統的各項關鍵信息,從而對包括民生、環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務、工商業活動在內的各種需求做出智能響應。其實質是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城市智慧式管理和運行,進而為城市中的人創造更美好的生活,促進城市的和諧、可持續成長,智慧城市通過物聯網基礎設施、云計算基礎設施、地理空間基礎設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以及維基、社交網絡、FabLab、LivingLab、綜合集成法、網動全媒體融合通信終端等工具和方法的應用,實現全面透徹的感知、寬帶泛在的互聯、智能融合的應用以及以用戶創新、開放創新、大眾創新、協同創新為特征的可持續創新。
伴隨網絡帝國的崛起、移動技術的融合發展以及創新的民主化進程,知識社會環境下的智慧城市是繼數字城市之后信息化城市發展的高級形態,從技術發展的視角,智慧城市建設要求通過以移動技術為代表的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實現全面感知、泛在互聯、普適計算與融合應用。從社會發展的視角,智慧城市還要求通過維基、社交網絡、FabLab、LivingLab、綜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應用,實現以用戶創新、開放創新、大眾創新、協同創新為特征的知識社會環境下的可持續創新,強調通過價值創造,以人為本實現經濟、社會、環境的全面可持續發展,
根據國家相關部委推進智慧城市建設部署,預計今年年內我國啟動智慧城市建設和在建智慧城市的城市數量將有望超過500個。目前,已有290個城市入選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并有超過300個城市和三大運營商、螞蟻金服、騰訊等企業簽署了智慧城市建設協議,業內預測,隨著各地智慧城市建設提速,相關市場規模將有望擴容至千億元,甚至萬億元級別。
截至今年3月,我國95%的副省級城市、83%的地級城市,總計超過500個城市,均在政府工作報告或“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或正在建設智慧城市,統計顯示,三大運營商近年來已累計和超過300個城市簽署了智慧城市建設協議;螞蟻金服則已與全國25個省(市、區)政府352個城市在新型智慧城市、“互聯網 政務服務”等領域開展合作,推出了政務辦事、醫療服務、交通出行、生活繳費等在內的9大類58種不同類別的服務,覆蓋用戶已超1.5億。
2、智慧城市整體現狀如何?
智慧城市狹義地說是使用各種先進的技術手段尤其是信息技術手段改善城市狀況,使城市生活便捷;廣義上理解應是盡可能優化整合各種資源,城市規劃、建筑讓人賞心悅目,讓生活在其中的市民可以陶冶性情心情愉快而不是壓力,總之是適合人的全面發展的城市,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術支撐、知識社會下一代創新環境下的城市形態。它基于全面透徹的感知、寬帶泛在的互聯以及智能融合的應用,構建有利于創新涌現的制度環境與生態,實現以用戶創新、開放創新、大眾創新、協同創新為特征的以人為本可持續創新,塑造城市公共價值并為生活其間的每一位市民創造獨特價值,實現城市與區域可持續發展,
智慧城市產業鏈上游代表企業在上游領域,負責我國智慧城市國家標準起草單位主要包括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市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而智慧城市頂層設計服務商以研究院、高校、大型方案商以及大型咨詢公司為主,其中典型智慧城市研究院有國家信息中心、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中電科新型智慧城市研究院等;大型ICT代表企業有華為、浪潮信息、阿里巴巴、騰訊以及中興通訊等;大型咨詢公司代表企業有麥肯錫、波士頓、埃森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