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厚重的山西煤炭發展史,本質上就是山西煤炭文化精神的創新史。如今的煤炭產業在山西經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形成了“一煤獨大”的局面,我第一次了解山西煤炭,是聽周圍人談起“山西煤老板”;第一次了解山西的煤炭文化,是看了《跑男》在山西大同的一期節目。
1、為什么山西的煤炭很多?
我們要從很久很久以前說,多久呢?3億年前左右吧!當時山西所在的華北地塊,是臨海陸地,山西是沿海地區,氣候炎熱,據地質學家考證,是亞熱帶氣候,植物茂盛。一層層植物死去后,被埋藏在了地層中,經過了幾億年、多次的地殼運動,植物被埋藏的越來越深,在無氧環境下,煤炭逐漸形成。其實,在河北、河南地塊中也有煤炭產生,但是到了現代卻沒有留下太多,為什么呢?在地殼運動中,有些板塊被擠壓凹陷、沉積的過于深,以至于無法開采,有的板塊埋藏的過于淺,被腐蝕嚴重,也未被保存下來,
2、山西的煤炭文化是什么?有沒有人挖掘過?
我第一次了解山西煤炭,是聽周圍人談起“山西煤老板”;第一次了解山西的煤炭文化,是看了《跑男》在山西大同的一期節目。山西的煤炭文化是指忠厚吃苦,敬業奉獻,開拓創新的精神,建國以來,山西煤炭產量達120億噸,占全國生產總量的1/4以上;外調量達80億噸,占全國省際煤炭凈外調量的70%以上。而這些驕傲成就的背后,是一群工人們默默無聞、艱苦樸素的付出,
煤炭是山西的主導產業,無論是在興晉富民支撐山西經濟建設,還是在為全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方面,都作出了巨大貢獻。山西煤炭文化,一方面是指山西當地含有豐富的煤炭資源;另一方面則是指那些為山西煤炭建設揮灑汗水的工人精神,一部厚重的山西煤炭發展史,本質上就是山西煤炭文化精神的創新史。當前,我們更應該挖掘弘揚“山西煤炭精神”,學習前輩們不怕苦、不怕累、敢于實干、勇于創新的工人精神,
3、為什么山西的煤從古至今開發了幾百年還沒有枯竭?
山西有著豐富的煤炭資源,全省國土面積15.7萬平方千米,含煤面積5.7萬平方千米,占近40%。如今的煤炭產業在山西經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形成了“一煤獨大”的局面,全省煤炭資源主要分布于大同、寧武、河東、西山、霍西、沁水六大煤田,另外渾源、五臺、垣曲、平陸、繁峙、靈丘、廣靈、陽高八個煤產地也有少量分布。
據新華社太原2017年2月1日電,記者從山西省國土資源廳獲悉,去年山西共投入5.5億元進行地質找礦,新發現煤炭資源量7.85億噸,山西是我國煤炭大省,累計查明煤炭保有資源量達2674億噸,約占全國查明煤炭資源儲量的25%;據測算,山西全省含煤面積5.7萬平方千米,占其國土面積的36.3%。山西省國土資源廳通報稱,2016年山西共投入5.5億元進行地質找礦,安排地質勘察項目103個,發現超大型氣田1處,新增煤炭資源量7.85億噸,提高儲量級的資源量37.89億噸,
4、你認為山西煤炭行業的前景怎么樣?
煤炭作為不可缺少,又在短時間內不可再生的天然資源,對國民經濟建設起到了不可缺少的貢獻。但是、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加速節能減排綠色工業化的進程,煤炭對環境污染已經得到社會重視,天然能源的合理開采使用、節能減排、保持綠色工業發展,是各國面臨的重要課題。工業化初期,大力開采煤炭等資源型能源,嚴重破壞了資源結構,造成生態環境污染,形成了不可挽救的惡性循環局面,
隨著國家調控,煤炭的開采越來越嚴格,核電水電風電的加大投入,煤產業性行業結構不斷調整,產品不斷更新,煤炭的競爭力越來越下降,價格也越走越低,從最初的煤炭=灶煤=熱動=供暖=發電=化肥=煤化工=煤轉氣=煤轉油,艱難的走到現在。2010~2011年開始煤炭價格大幅度跌落至今沒有回升,現在是,做飯燒炕不用煤、火車頭不燒煤、供暖發電限制煤、煉鋼用煤下降,同時、隨著職能部門管理加大、安全保障嚴格、老企改造升級難度大、資金短缺、轉型慢、優質煤炭資源的走貧、易采層的減少、開采成本的不斷上升、煤化工企業重度重疊、產品過剩、競爭加大、價格下滑等等因素,估計、近幾年煤炭行業成不了大氣,前景甚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