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股的選擇邏輯,成長股的選擇標準一如何選擇成長股到底什么叫做成長股。如新大洲、湖北興化、江蘇春蘭等,都是頗具潛力的成長股,總結但無論是成長股,價值股,周期股,還是炒作熱點個股,都有自己的邏輯和策略,凈利潤增長率既然是成長股那么凈利潤增長率是第一個標準,不能低于30%,但也不是越高越好,比如2000%增長就沒有意義,因為明顯不可能持續,我們需要的是持續增長。
1、如何選出成長股,成長股最重要的指標是哪幾個?
黑馬哥認真回答一下這個問題,主要談二個方面:成長股的選擇邏輯,成長股的選擇標準一如何選擇成長股到底什么叫做成長股?比市場平均增長速度更快就叫做成長股,那如何找到呢?我們把邏輯梳理一下。1必須符合一個國家經濟發展階段,比如過去十多年的中國是世界工廠,那么制造業的成長速度就會比較快,所以格力,福耀玻璃等制造業高速成長,又比如過去20年中國一個巨大的變化是從農業國家變成了工業國家,城市化進程就催生了很多的大型房地產企業,比如萬科,恒大,碧桂園等,
那么未來中國經濟會如何發展?肯定不會是過去那些大公司了,他們已經過了高速成長階段,他們也從成長股變成了藍籌股,他們代表的是過去經濟發展階段,而未來中國的制造業發展方向肯定會是向高端制造業進行產業升級,比如新能源汽車,芯片制造等,這是第一個方向。2必須是新的行業,因為時代的浪潮總是一波接著一波,原來小的會變大,新的會變老,推動未來發展的一定是新行業,比如無人駕駛技術,AI,VR,5G,新能源,生物技術,基因工程,人工智能等,這其中任何一個行業都會對今天的世界造成巨大的改變,可以說二三十年后與今天會完全不一樣,會徹底改變我們未來的生活,我們正站著人類社會的一個轉折點,《人類簡史》的作者說這個轉折點會讓人進化為神,為什么他敢如此大膽預言?因為技術發展有加速效應,速度會越來越快,科技的加速效應讓過去1000年的變化還抵不上今天10年的變化,他們共同推動中國,推動人類的進步,
比如生物技術和基因工程會改變大自然賦予人的屬性,我們可以根據人的意志突破大自然的屏障,我們可以活500年,活1000年,甚至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我們會重新定義“人”,未來的人類不再是一個生物體,我們可以永生,可以把我們的意念,大腦里的東西提煉出來儲存起來,我們可以活在虛擬世界里,這一切都和今天完全不一樣,未來世界的差異會比80年代和我們今天大無數倍。
新科技必須要依靠商業的力量,也就是公司才能落地,所以未來一定有成長百倍,千倍的公司出現,這是第二個方向3必須有大市場作為基礎如果市場不夠大,那么天花板很容易就達到了,那什么行業的市場很大?答案是人人需要的消費品和醫藥行業,這二個行業過去幾十年誕生了很多高速成長的公司,未來一定還會誕生更多,這二個行業是唯一不會被淘汰的,因為這是人類必須的,4再說一個排除原則,那就是不要在周期性行業選擇成長股,我們追求的成長股是50倍,100倍的成長,只有長期的持有才能做到,而周期股跟隨經濟周期的腳步不斷起起落落,成長的腳步很容易停下來,所以周期性行業要排除。
二具體有哪些標準?既然在哪些行業選的方向定了,那么我們接著把標準定出來,1凈利潤增長率既然是成長股那么凈利潤增長率是第一個標準,不能低于30%,但也不是越高越好,比如2000%增長就沒有意義,因為明顯不可能持續,我們需要的是持續增長。2市值最好不大于500億,事實上通過對過去最具有成長性公司的梳理發現,大多數成長最快的公司市值都在100億以內,這非常好理解,公司越小代表公司越年輕,當然增長更快,
3行業的增長速度不能低于15%,新行業的增長速度必定是很快的,比如新能源汽車基本上是30%以上,而一些成熟的行業增長率往往在5%左右。所以15%這個指標就是定義行業是否是新行業,是否開始爆發的指標,4現金流必須為正我們尋找的成長股必須是具有顛覆性的,對舊世界有很大的改變和提升,比如阿里巴巴淘汰集貿市場,支付寶取代現金,騰訊用QQ,微信取代過去的短信等,這樣的產品是人們急切希望擁有的,所以這樣的公司也許因為投入大而盈利并不多,但現金流必然很強勁,所以第一要求經營性現金流必須為正,第二要求最近12個月每股現金流大于每股收益,為什么要這樣要求?因為一個公司如果每股收益越來越強,但是現金流卻不斷萎縮,證明公司的增長是不健康的,說明公司根本就沒有收到和增長對應的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