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遼南基本全是山東移民,地大物博的山東可供應遼南地區生存所需,用山東穩遼寧,立竿見影。改革開放有些東北人到山東開店,或進學技,截止20日晚間山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實時大數據報,山東與東北,本是一家人,明朝,遼南地區隔海劃歸山東省,否則不但從地域上,從心理上都感覺德州與山東的距離遠。
1、山東為什么不大力發展德州?
首先,德州與省會濟南相接,基本可以看做濟南后花園的存在,尤其是齊河縣與濟南市區只有一條黃河的間隔,大量德州人去濟南工作比在德州更加方便,而且濟南作為山東的省會發展空間更大,機會也更多。德州只有一所德州學院的本科院校,比之濟南差太多了,這使很多德州學子濟南讀書而留在了濟南,當然省內的城市畢竟是兄弟關系,濟南發展好了可以帶動德州的發展。
但是,德州最尷尬的地方是市區所處的位置,山東16個地級市,除了沿海城市的市中心沿海而建,像煙臺、青島、日照、威海,而其他城市沒有一個像德州這樣的城市發展框架,德州市區處在山東和河北的交界處,非但是交界,而且整個城市唯獨大部分市區凸向河北,雖然在省的層面從來不會有要大力發展誰而不發展誰的策略,但是在同等資源的分配下,以德州和濟南的距離,肯定會優先給予濟南,因為明顯是濟南更能帶動周邊,更能輻射德州的一些縣級市。
另外德州身處山東省西北方向,距離天津、北京也不算遠,所以德州有很多人去往這些大城市發展,一個城市的發展少不了人才的貢獻,但是德州因為工業基礎、經濟活躍程度都相對落后,挽留不知人才,這就會形成惡性循環,沒有人才支撐的城市,即便想要大力發展,也是舉步維艱。德州知名度比較高的產品只有扒雞和太陽能,而且最大的太陽能企業近些年因為種種原因與德州的發展發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
還是那句話,德州因為地理位置邊緣的緣故,而省內經濟發展的重心不會偏移,那與整個省份發展的邏輯不相符合。德州只有積極融入濟南的發展,與濟南協同向前,特別是山東提出做大濟南省會的戰略后,濟南也在實施北跨黃河的策略,德州將發展重心逐漸東移才符合日后的發展邏輯,否則不但從地域上,從心理上都感覺德州與山東的距離遠。
德州相比于山東其他城市,可能唯一的優勢就是處在首都南下的必經之路上了,當年是京杭大運河上重要的節點城鎮,漕運十分的繁忙,到了今天德州的高速網絡、鐵路網絡也很發達,可以說處在我國鐵路交通、高速公路的大動脈之上,但是德州與省內的城市鐵路往來卻很少,就像歷史上京杭運河時期一樣,因為德州雖然屬于山東但在鐵路系統上歸屬北京鐵路局管轄,這也從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德州與省內兄弟城市的交流。
2、山東為什么這么多冠狀肺炎?
數據來解答:截止20日晚間山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實時大數據報:累計確診546昨日 2累計治愈255昨日 23現有確診287昨日-22累計死亡4昨日 1山東作為人口大省,上次人口普查數據10047萬人,人口流動性非常大,防控疫情的壓力異常嚴峻,為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山東出實策抓防疫促復產,有針對性地制定政策強化防疫服務,全力抗“疫”,
3、為什么越來越多的東北人來到山東定居?
這是個敏感的問題,因素很多。越來越多的東北人到山東是一九九o年前后的事,現在東北開發,膠東人又蜂涌到東北上學就業,變成一種暗暗涌動的回流,山東與東北,本是一家人,明朝,遼南地區隔海劃歸山東省。這個現象不難理解,在封建統治時期,這種作法也方便統治,因為遼南基本全是山東移民,地大物博的山東可供應遼南地區生存所需,用山東穩遼寧,立竿見影。
千百年來的南移北進,歷代創關東,讓關東與山東生息相關,血肉相連,傳統的風俗習慣,也改良了老關東的坐地戶,真假難分,很少有人能確定自己的確是老關東,改革開放有些東北人到山東開店,或進學技。年久后,積累了部分資金,在山東把樓房賣了好價錢,又帶錢回家買房值產,過上小康生活,東北的開發,后勁十足,比如北糧倉,解放初期,有多少軍人在東北安家,半兵半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