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本次疫情拐點的消息網上不絕于耳,什么是拐點。關于疫情,都說拐點還沒有到,那么,什么算是拐點,我認為鐘南山國士所說的拐點是疑是人數和確證人數總和不再增加,兩者同步下降形成共振就是拐點的一個標志,同期確診人數增加,特別是2月12日增加較為明顯,這很顯然是疑是被確證轉化而來的。
1、鐘南山說的拐點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看?
截止2020年2月13日9.50分,頭條綜合國家衛健委、各省市區衛健委,各省市區政府、港澳臺官方數據統計顯示,目前確診病例59841例,疑是病例16067例,治愈出院5903人。僅僅就數據來看,目前疑是人數從2月8日出現拐點之后,就一直處于下降趨勢中,用股票語言表達就是,2月4日疑是和確診人數出現死叉,隨后2月4日到2月8日屬于背離,2月8日正式拐頭向下,2月11日確認下降趨勢成立。
同期確診人數增加,特別是2月12日增加較為明顯,這很顯然是疑是被確證轉化而來的,冠狀病毒潛伏期14天左右,如果我們倒推回去,那這正好是2月23日武漢封城前后。目前在2月23日前后離開武漢的人是否攜帶病毒現在基本確認,所以,我認為鐘南山國士所說的拐點是疑是人數和確證人數總和不再增加,兩者同步下降形成共振就是拐點的一個標志。
這樣看,實際上我們抗擊新新冠病毒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現在的關鍵是,2月9開始,整個經濟體逐漸復工生產,這會帶來人流的再次大遷徙。目前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基本還沒有出門,因為基層現在的防控更加嚴格,就以我老家為例,村上80%的外出人員現在仍舊被管控在一定的區域,這部分人基本上會在20號以后才會出行,那時又會疊加上學潮,這也是鐘院士呼吁大家在堅持14天的少外出的原因,
2、關于疫情,都說拐點還沒有到,那么,什么算是拐點?
我是醫心雕龍,我來回答!關于疫情,都說拐點還沒有到,那么,什么算是拐點?關于本次疫情拐點的消息網上不絕于耳,什么是拐點?它又何時到來?不同專家的解釋又略有不同,那么作為普通人該如何了解這個拐點呢?我覺得可以參照2003非典的演變過程來判斷這次疫情拐點何時到來。作為一個中國人,恐怕沒有人會不知道17年前的那場非典吧!最早起源于我國廣東的順德,隨后以燎原之勢迅速波及全國及周邊國家,至最后疫情結束的時候,全國范圍內一共感染了8000多人,死亡了700多,死亡率接近10%,并且這些人中還有不少醫務人員,對于那些非典幸存者來說,可以說是一場浩劫,并且還有不少人忍受著治療后遺癥帶來的痛苦(股骨頭壞死),
非典的結束時間是在2003年的夏天,也就是七月份,從疫情開始的2002年底到結束至少持續了8個多月時間,這在期間國家做出了強大的干預,人民群眾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這才把非典徹底控制住。說到這有人可能會反問:非典是在夏天結束的,所以病毒有可能是熱死的,其實這個說法并不能站住腳,因為不管是現在的新冠肺炎還是當年的非典,熱帶地區國家都有感染的例子,比如我們熟悉的新加坡,非典時期有200多人感染SARS,其中死亡了30多人,新加坡位于熱帶圈內,那里氣候炎熱,如果病毒怕熱,怎么可能有這么多人感染,
非典的消失是一個逐漸演進的過程,我想新冠肺炎應該也不例外,其中的拐點時機非常重要,比如非典的拐點是在2003年的5月份,當時每天新增的感染人數持續回落,到六月份每天新發的感染病例只有不到20例,同時治愈及解除隔離的人數明顯增加,就這樣,到當年的七月份,全國新增病例為零、死亡及疑似病例的人數也降至為零,至此宣告非典結束。
通過上述非典拐點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一個流行病拐點出現與否,與三個數據息息相關,就是:新增病例數、死亡及疑似病例數,只有這三個數據持續下降才算是真正的拐點,至于本次疫情拐點有沒有到來,從目前國家公布的數據來看,南方省份的拐點已經出現,因為很多省市已經連續多天沒有確診病例了,但北方地區的拐點還尚未到來,因為仍有不少省份還有新發的病例,比如2天前山東監獄爆發的疫情就是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