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保險即將全國統籌了,而不是養老金全國統籌。也就意味著實現全國社保統籌,是有利于社保基金更加平衡的收支,所以說將來一定會實現社保統籌,也就是未來幾年之內的事情,沒有實現全國統籌,以前實際上是由各個省份,甚至是各個地級市自行完成社保的統收統支。
1、社保會實現全國統籌嗎?
社會保險肯定會實現全國統籌,而且現在已經在一步步的推進。社會保險全國統籌的步伐,從2005年開始,2005年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文件中明確了全國統一的養老金計算方式。也就是說繳費人員養老金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算方法全國完全統一。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1 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其中,本人平均繳費指數等于歷年繳費指數的平均值。繳費指數又等于當年繳費基數÷當年社平繳費基數個人賬戶養老金非常好算,等于退休時個人賬戶的余額除以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計發月數,全國一張表,從40歲到70歲,一年一個月。
40歲是233個月,40歲以下參照40歲執行;50歲是195個月;55歲是170個月;60歲是139個月;70歲是56個月,未來計發月數表也有可能調整,畢竟已經是10多年前的人均壽命預期了。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國家要求機關事業單位從2014年10月開始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養老保險的計算模式也是參照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這種方式,這也是國家啟動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養老保險并軌的做法。
不過機關事業單位額外建立了職業年金,目前只有少數企業(8萬多家2300萬在職職工)建立了企業年金制度,2005年,國家同時建立的還有養老金調整制度。文件明確,國家根據職工工資增長情況和物價變動情況,適時對養老金進行調整,從2005年開始,國家實施了養老金14年連漲。2019年是第15年,14年期間養老金增長了三倍左右。
養老金的調整從2016年開始將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也納入了一起調整的方案,2018年7月,國家實施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設立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緩解各省市流入流出人口的不平衡,導致的社保交費不平衡。目前上解比例比較低,只有3%,同時還會根據退休人員數量予以撥付,如果將上解比例調整至20%(全國各地普遍的養老金繳費比例是20~28%左右),就基本能夠實現養老金全國收入統籌。
社會保險費征繳移交稅務部門2018年國家實施國家機構改革的時候,明確社會保險費的征繳將移交稅務部門,雖然國家目前仍然是維持社會保險征繳規則沒變,繳費基數的核定仍然由社會保險部門承擔,但是未來有沒有傾向依據企業發放工資情況繳納社會保險,還是需要進一步確定的。如果實現了直接按照企業發放的工資總額,不需要企業單獨申報社保繳費基數,征收社會保險費的話,我們的社會保險全國統籌就更進一步了,
2、養老金全國統籌是怎么一回事!對于個人有什么區別?
養老保險即將全國統籌了,而不是養老金全國統籌。按照國家的十四五規劃,我們將在十四五期間實現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另外,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明確就養老保險全國統籌規定的更詳細的內容。實際上,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對于參保人員來說,主要指的是在全國范圍內統一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待遇調整等政策,統一基金收支管理制度,建立統一的信息系統和經辦服務管理體系,
1991年,國家推動企業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這是建立在各地養老保險自行統籌的基礎上的。隨著時間的推進,國家實現了養老保險省級統籌,但是各地的養老保險政策確實差別很大,比如說,浙江省2021年12月31日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比例是18%,2022年1月1日開始繳費比例調整為了12%,實現了全國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