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教育部的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預計畢業博士研究生人數為165296人,實際畢業博士研究生人數為56451人,未正常畢業率為65.85%。這樣才好畢業,對于英語專業來幾個方向畢業的難度其實相對于理工科來說不算特別難,只要認真,就能順利畢業。
1、哪些專業的博士相對好畢業呢?
當今社會,博士學歷已經不再那么稀缺。985高校普遍設立有研究生院,博士授權點一眼數不過來,211高校一般都會許多的博士授權專業,甚至一些雙非高校,也會有少量幾個好專業有博士學位授權點。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博士畢業一定是去科研院所或者高校,或是被企業高薪聘用,首先我們要改變一下我們原有對好大學的看法,在高考中,我們常常會把985和211當做好大學的標簽,而在博士階段對好大學則有了很大的差別。
211及雙非的博士,只能算是最一般般的博士,在面對華為這樣的企業的時候,這些普通的博士遠不如清華北大這個級的本科。博士學歷最值錢的似乎只有C9聯盟、清北、華東五校這樣的高校,就連普通的985院校的博士,也只能算是一般,我們姑且叫它普通博士。進入企業的普通博士工作內容一般都很辛苦,但待遇也很高,一般會有20萬以上的年薪,一些專業甚至會有40萬以上的年薪,
基本都是大型國企和央企。當然,這與專業關系很大,所有專業的博士都適合到高校工作,但不是所有專業的博士都適合到企業工作的。也有一類普通博士,穩定性和社會地位兼具,收入和發展前景皆有,那就是醫學類專業博士,如果說讀研是拓寬就業的路,那么讀博很可能是一條越走越窄的路。就業面更小,花費的時間更多,到底要不要讀博,還是要因人而異。
2、什么博士最難畢業?
這個問題因人、因專業、因學校、因導師而異,對我來說,博士畢業確實不易。除了生活的單調,精神的苦悶,更多的壓力在學業上,論文的進展,能否按時畢業等等,我說的更多是自己熟悉的文科,理科同樣不易,或許更難。我先生就是理工博士,深知不易,實驗做不出,怎么都憋不出論文,除非編假數據了,文科好歹還能從材料發揮,只是高下的問題,
來自教育部的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預計畢業博士研究生人數為165296人,實際畢業博士研究生人數為56451人,未正常畢業率為65.85%。在教育部公布的13類專業中,歷年招生人數最多的專業是工學,延畢率最高的專業是軍事學,2013年延畢率達到0.84,總體來看,學術型學位延畢率較為平穩,處于緩步上漲中,專業性學位延畢率則波動較大,2015年延畢人數達到近幾年最低值,隨后快速上漲。
歷史學、法學、經濟學和管理學延畢率逐年穩步增長;哲學和工學延畢率在2015~2017年基本持平,延畢率并無較大變化,教育學、文學、理學、醫學延畢率浮動較大。2015年,這四個專業延畢率均達到近幾年最高值,農學平均延畢率最低,且2016~2017年延畢率呈下降趨勢。軍事學和藝術學延畢率波動次數頻繁且波動范圍較為明顯,
根據教育部發布的我國各地區高校博士研究生統計數據可知,我國各地區高校博士研究生的延期畢業率基本都已達到了0.5以上。不同地區的具體情況如下:東北地區高校博士生延畢率在0.6或0.7左右;華東地區延畢率在0.4到0.7之間,其中,安徽以0.5左右的延畢率連續五年保持在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華北地區除北京、天津博士生延畢率較低外,山西、河北、內蒙古高達0.7左右;華中地區除河南外,鄂湘兩地博士生延畢率基本在0.7或0.8左右;華南地區,廣東的博士生延畢率較低,在0.6以下,但廣西、海南相對較高,在0.7或0.8左右,海南的博士生延畢率更是在2016年升至0.86;西南地區,博士生延畢率除重慶的0.5左右外,基本都高達0.7以上,不過西藏博士生延畢率起伏很大,目前已知的最低值(-0.2,即受博士生提前畢業等因素影響,預計畢業人數少于實際畢業人數)和最高值(0.88)均出現在西藏;西北地區,除寧夏以不到0.3的延畢率成為全國博士生最容易畢業的地區外,陜西、甘肅等地的博士生延畢率都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