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糾正題主提出的問答題的錯誤,不是有些農民把農田拋荒一年,而是拋荒一季,夏播不種植玉米,等到秋播時種植冬小麥。根據我的分析和判斷,這種情形也和我們當地的稻麥連作主產區的一些農戶一樣,我們當地是稻麥生產區,當地的主要口糧消費是大米,種植小麥都是收獲后全部銷售給國有或個體糧油收購點。
1、今年有些農戶不種玉米了,農田拋荒一年只要種一季小麥,這是一種什么想法?
首先我糾正題主提出的問答題的錯誤,不是有些農民把農田拋荒一年,而是拋荒一季,夏播不種植玉米,等到秋播時種植冬小麥。根據我的分析和判斷,這種情形也和我們當地的稻麥連作主產區的一些農戶一樣,我們當地是稻麥生產區,當地的主要口糧消費是大米,種植小麥都是收獲后全部銷售給國有或個體糧油收購點,而對于小麥玉米連作主產區,每家每戶的承包地少,甚至人均耕地面積只有一畝左右,這樣,每個家庭僅有數畝的耕地面積,這些小麥、玉米連作區都是以小麥加工后的面粉為主糧,農戶用自己的承包地種植小麥,自己貯存自己家庭來消費食用,不用再花錢去買,種植玉米都是全部銷售掉,如果連續多年地拋荒不耕種自己家庭承包地,會得不到國家的耕地種植糧食補貼,或許還會被收回承包地的承包經營權,畢竟國家有相關政策,實施基本農田的有效保護,嚴禁基本農田被拋荒。
當然,還有一種原因,這些農戶承包耕地少,夏播玉米耗費工時高及農資成本多,缺少機械化的耕作和收獲,玉米從種植到收獲,以及收獲后的秸稈處理搬運都是人工操作,夏種農作物天氣干旱等更可能使播種后的玉米會嚴重減產,從而影響了種植玉米的收益,與此同時,農業種植玉米價格的低迷,農村中有門路、身體健壯的青壯年農民在外打工一天的收入都有一、兩百元,能抵得上種植一畝玉米的純收入了,而夏種不種植玉米,可以安心在外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