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虧損,但有良好預期雖然說這類公司目前是虧損的,但是因為公司所處的行業具有良好的成長前景,并且公司在行業內有明顯的競爭力,使得投資者看好公司的未來,因而目前業績虧損并不能反應公司的真實價值。為什么虧損的上市公司沒辦法在A股獲得上市的機會。
1、美團虧損為什么可以上市?
一、根據我國《公司法》規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其股票上市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股票經國務院證券管理部門批準已向社會公開發行;(二)公司股本總額不少于人民幣5000萬元;(三)開業時間在3年以上,最近3年連續盈利;原國有企業依法改建而設立的,或者本法實施后新組建成立,其主要發起人為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可連續計算;(四)持有股票面值達人民幣1000元以上的股東人數不少于1000人,向社會公開發行的股份達公司股份總數的25%以上;公司股本總額超過人民幣4億元的,其向社會公開發行股份的比例為15%以上;(五)公司在最近3年內無重大違法行為,財務會計報告無虛假記載;(六)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條件總結:美團能上市的取決條件不在于它是否虧損。
2、為什么互聯網企業虧損也可以赴美上市?
制度規則使然,想當初阿里巴巴、京東、美團等一大批的上市公司赴美上市時都是處于虧損的狀態,美股相對于上市公司現在的業績更注重于公司長遠的發展潛力和價值,暫時的虧損并不是拒絕優質公司上市的理由。但是A股就大不相同了,由于市場起步較晚(美股已經有200多年的發展歷史),在1989、1990年上交所和深交所才陸續成立,成體系的股票交易市場才開始逐漸有了雛形,距離現在也就30年的歷史而已,時間的跨度擺在這里,市場制度相對于美股而言不太成熟也是必然的,
為什么虧損的上市公司沒辦法在A股獲得上市的機會?1、上市制度決定有關上市的制度和要求,相應的法律條文和規定有不少,但是其中制約虧損企業上市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當前3個會計年度凈利潤均為正數且累計超過人民幣3000萬元,凈利潤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較低者為計算依據。也就是說,對于一家想要上市的公司而言,上市前三年,每年公司必須要實現盈利,而且三年凈利潤總額加起來需要超過3000萬人民幣!對于不少剛剛起步的互聯網公司而言,不要說盈利了,不需要資本的力量繼續“燒錢”拓展市場就是萬幸了,
所以對于大部分的新興互聯網公司來說,他們根本沒辦法滿足這個上市的門檻和要求,被迫選擇赴美、赴港去上市。時間對于互聯網公司也很重要,就拿題目涉及的瑞幸咖啡為例,前期為了拓展市場,各種促銷活動、補貼,已經虧40億了,要是還不能上市融資,很可能資金鏈就快不堪重負而斷裂了,龐然大物會轟然倒下,為了活下去,赴美上市是必須要去做的,
2、股權架構對于互聯網公司而言除了盈利這一“無法企及的門檻”以外,還有股權架構的要求使得他們與A股無緣。A股上市的資格要求中有寫到:發行人的股權清晰,控股股東和受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支配的股東持有的發行人股份不存在重大權屬糾紛,往往互聯網公司的股權架構都比較復雜,不像國內那么單一,阿里巴巴就是采用的“VIE股權架構”,這種模式是沒辦法滿足A股的上市要求的,而且整改的難度非常大,幾乎不可能實現。
3、為什么虧錢的公司還能上市?
國內不可能了,但是國外可以,根據股市的常識,上市公司基本面決定股價,這意味著,只有上市公司賺到更多錢,股價才有繼續上漲的動力。但是也會出現一些特例,上市公司一直虧損,股票卻一直在漲,這主要是投資者看好公司未來的預期或資金炒作兩方面的因素,需要根據具體情況,找到股票上漲的深層次邏輯,才能搞清這個問題,公司虧損,但有良好預期雖然說這類公司目前是虧損的,但是因為公司所處的行業具有良好的成長前景,并且公司在行業內有明顯的競爭力,使得投資者看好公司的未來,因而目前業績虧損并不能反應公司的真實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