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人均收入低,說明江蘇人獲取的勞動報酬低。反之浙江GDP值沒江蘇高,但能用的人民幣比江蘇多,即使和浙江、江蘇相比,江蘇500強企業數量也更低,這就有點尷尬了,江蘇的化工、鋼鐵、能源等產業比浙江更為發達,我是江蘇人,但是在浙江工作過幾年,我從下面幾個方面比較,1.經濟總量上江蘇比浙江高,除了因為人口多創造外,企業的主體江蘇以大型國企,外企巨多,而浙江的私企為多,中央也曾經在江蘇模式和浙江經濟模式中選擇推廣,浙江模式大膽創新但是過于冒進和急功近利不適合長久以及全國的推廣。
1、為什么江蘇人均GDP比浙江高15000元,而人均收入卻比浙江少7000元呢?
人均GDP=總產出/總人口江蘇的人均GDP高于浙江,說明平均來說一個江蘇人創造的產值高于一個浙江人。江蘇人均收入低,說明江蘇人獲取的勞動報酬低,總的來說就是江蘇人創造了更多的產值,得到了更少的回報。兩者之間并不矛盾,這是兩省的經濟結構決定的,江蘇外資占比較多,勞動者創造了100的產值,外資拿走了70。
2、江蘇的人均GDP要比浙江高,但為什么江蘇的人均可支配性收入要比浙江低?
浙江省確實是中國第一富省,雖然它的經濟總量不如廣東和江蘇,當居民富裕程度確實中國最高的省份。我們以2017年江蘇和浙江作為對比,2017年江蘇省GDP總量85900億元,人均GDP10.72萬元;浙江省GDP總量51768億元,人均GDP9.27元。去年浙江省的GDP總量和人均GDP都比江蘇省更低,但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上,2017年浙江省4.2萬元,超過江蘇省3.5萬元7000元,
可見,經濟總量更大和人均GDP更高,并不意味著居民收入就會更高。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我認為有兩個,第一,江蘇的經濟結構更偏向于重工業。江蘇的化工、鋼鐵、能源等產業比浙江更為發達,重工業往往是資本密集型產業,產值很大,容易把GDP搞上去,但是老百姓并不能從重工業的發展中獲得多大的好處。而浙江的經濟結構更偏向于輕工業,
輕工業的產值不一定很大,但往往是勞動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對勞動力需求比較大,能夠充分帶動就業,提升當地就業的薪酬。(江蘇省的重工業比較發達)第二,浙江省的企業以中小企業為主,這些企業往往是前店后廠,規模較小,產值也不大。因此沒有納入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統計部門對這些中小企業,尤其是這些小作坊,沒有進行經濟統計,從而導致浙江省經濟總量被低估,
3、江蘇比浙江有錢,但是浙江人卻比江蘇人有錢,這是為什么呢?
江浙都是長三角富庶之地、魚米之鄉,在中國的版圖上都是屈指可數的興旺發達之地。因此江蘇、浙江都屬于比較有吸引力的地方,至于哪家錢多,哪家錢少,可能還不好一言以定。像江蘇的蘇錫常整體都比較發達,鄉鎮企業眾多,工業比較興旺,像浙江溫州、義烏等相對民營經濟可能比較發達一些,整個國民生產總值,可能江蘇整體的實力要強一些,生活在這兩省的居民相對來說幸福感應該滿滿的。
4、為什么江蘇省的GDP比浙江高,而人們感覺浙江人比江蘇人富有呢?
為什么江蘇省的GDP比浙江高,而人們感覺浙江人比蘇人富有呢?謝謝邀請,浙江與江蘇走的路不同,浙江人一慣外出投資掙錢的多,生意投資人融入全國各地及國外,這批人在外掙到錢又回頭投資與家鄉。雖然GDP值比不上江蘇但能用的人民幣在個體業主手里,江蘇是靠外資企業引入省內發展,錢在帳本上都是你省的,但實際上大頭被外省投資的人拿走多,本地人只有打工的錢。
GDP值上去了能用的人民幣沒浙江多,反之浙江GDP值沒江蘇高,但能用的人民幣比江蘇多。江蘇富在省財政,浙江富在老百姓,浙江全省基本上除寧波溫州杭州外都比較平衡,最差是麗水現在也發展上去了。而江蘇一個蘇北就拉了整個省的后腿,看起來蘇北的生活水平比浙江差的地區更差點,所以整體上看浙江人要富一點。其實這不是人的能力問題,
5、江蘇山東的國民生產總值高于浙江,但為什么不如浙江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