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專業技術類事業單位,才有三個崗位都設置完整的可能。比如參公事業單位就不會有工勤崗位設置,即使原來有的工人身份職工,也是在管理崗位混崗,比如管理類事業單位也不會有專業技術崗位設置,管理人員不能低于50%,事業單位正規的崗位分類,只有三個類別。
1、事業單位的四個崗位,都有哪些?具體工作職責是什么?
事業單位正規的崗位分類,只有三個類別: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工勤崗位。管理崗位與專業技術崗位是干部身份,工勤崗位是工人身份,管理崗位走的是管理職級路線,拿的也是管理工資,和公務員有些類似;專業技術崗位走的是職稱路線,拿的是職稱工資,比如初級職稱、中級職稱、高級職稱等;工勤崗位走的是專業技術等級路線,比如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等。
三個崗位兩種身份,三種不同的發展路線,其中管理崗位和專業技術崗位由于都是干部身份,相互之間可以自由轉任,管理人員也可以到專業技術崗位發展,專業技術人員工作干好了,也可以到管理崗位擔任領導干部,還可以“雙肩挑”,既有管理崗位的領導職務,又可以享受職稱工資,只要“雙肩挑”人員不超領導班子的三分之一,就是合規的。
工勤崗位是工人身份,一般沒有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到工勤崗位工作的,工人要到管理崗位和專業技術崗位工作,要通過競聘才能上崗,競聘成功后,可以享受崗位對應的身份待遇,如果沒有相應的崗位競聘,工勤人員即使到管理崗位或者專業技術崗位工作,也是混崗,屬于違規行為,還不能享受崗位對應的待遇。并不是所有的事業單位,都會將這三個崗位設置完整,
比如參公事業單位就不會有工勤崗位設置,即使原來有的工人身份職工,也是在管理崗位混崗。比如管理類事業單位也不會有專業技術崗位設置,管理人員不能低于50%,只要有專業技術類事業單位,才有三個崗位都設置完整的可能,專業技術類事業單位,管理崗位不能高于15%的比例,專業技術崗位不能低于70%的比例,同時還可以設置不高于15%的工勤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