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保險統籌的統籌檔次要低于養老保險統籌。二、醫療保險統籌制度目前我國的醫療保險統籌制度和養老保險統籌制度模式是一樣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統籌是一項龐大的民生糸統工程,它需要集全民之力,還要有足夠的國家財力支撐,只有經濟快速發展了,才能有序向前推進,才能實現養老、醫療全國統籌。
1、養老金全國統籌是怎么一回事!對于個人有什么區別?
養老保險即將全國統籌了,而不是養老金全國統籌。按照國家的十四五規劃,我們將在十四五期間實現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另外,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明確就養老保險全國統籌規定的更詳細的內容。實際上,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對于參保人員來說,主要指的是在全國范圍內統一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待遇調整等政策,統一基金收支管理制度,建立統一的信息系統和經辦服務管理體系,
1991年,國家推動企業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這是建立在各地養老保險自行統籌的基礎上的。隨著時間的推進,國家實現了養老保險省級統籌,但是各地的養老保險政策確實差別很大,比如說,浙江省2021年12月31日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比例是18%,2022年1月1日開始繳費比例調整為了12%,實現了全國統一。
除此以外,浙江省和廣東省的企業養老保險繳費比例,都是職工本人承擔繳費基數的8%,用人單位承擔14%,這相當于區域性優惠了,相信未來全國也將統一。養老保險待遇調整政策,比如說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遺屬待遇,從2021年9月1日起,全國實施了統一標準,一次性喪葬補助金和一次性撫恤金。下一步國家還將推動落實病殘津貼政策對于因病非因工失去勞動能力的人群,建立起相應的保障機制,
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調整過去,國家僅僅是確定調整比例,具體如何調整國家也沒有太嚴格的限制,或許未來會出現全國統一的調整方案。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對于參保職工來說還是有很多好處的,比如說養老保險繳費無需再全國進行轉移,相應的繳費記錄未來對于職工檔案的依賴會越來越小,未來全國統一養老金待遇計算,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2、中國的養老和醫保什么時候才能有望全國統籌沒有地域限制?
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統籌是一項龐大的民生糸統工程,它需要集全民之力,還要有足夠的國家財力支撐,只有經濟快速發展了,才能有序向前推進,才能實現養老、醫療全國統籌,一、養老金保險統籌制度目前我國的養老金保險統籌制度分兩種統籌制模式。一是地方政府以省級統籌,市縣級具體管理并組織施實,二是央企以總公司為統籌單位,省級分公司具體管理并組織施實,比如三桶油、五大銀行等等。
2018年實行了養老金國家調劑調撥制度,這就為各省的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提供了有力保障,全國統籌近期內可能性很小,主要是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欠發達地區短期內趕上發達地區的發展是不可能的,發達地區養老金保險繳費基數高,退休后養老金就高,欠發達地區要想分別人的一杯羹是不可能的,這不符合穩定大局,也不公平。舉個例子:北京養老金為100,天津75,河北50,如果把北京的25給河北,降低北京收入可能嗎,
二、醫療保險統籌制度目前我國的醫療保險統籌制度和養老保險統籌制度模式是一樣的。醫療保險統籌的統籌檔次要低于養老保險統籌,2018年以來我國只有三個直轄市及寧夏、清海、甘肅六省市實現了省級醫療保險統籌,其它省均為地、縣級統籌,不過近幾年國家對醫療保險非常重視,國家醫保局在2019年答復人大代表的決議中表示,有條件的省盡快實現省級醫療保險,加快全國醫療保險統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