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別某款商業保險產品是否屬于稅優健康險?保險人士對此建議,消費者可以看購買時是否能取得稅優識別碼,只有稅優識別碼才是稅務機關為納稅人辦理個稅抵扣優惠的主要憑證。疾病保險,醫療保險,收入保障保險等等,對此,分析人士認為,應豐富稅收優惠型保險的產品范圍,將其擴展到護理保險、失能收入損失保險、意外傷害保險和醫療責任保險等,保證受益群體的廣泛性。
1、什么是稅優保險?
稅優保險就是你買商業保險的錢可以抵扣你的個人所得稅。政策很好,但是有兩個問題要注意,第一、保費比較低每年針對于購買保險的2400元部分是可以享受稅優政策的,超過部分還是要按照正常收入來納稅的。其實這個免稅金額對于我們來說意義不大,除非你的收入剛好是臨界點,也就是每個月少200元的收入計入納稅金額,總體來說,對于節稅這個事情比較扯,少得可憐。
第二、稅優型保險產品很難買到由于這類型產品保費比較低,保障還算可以,但是保險公司的利潤空間比較小,所以保險公司也不愿意推出這樣的保險產品,本人從事保險工作這么多年,真的沒見過幾款這樣的產品。所以,也不要想著通過保險來避稅了,老老實實交稅,老老實實做人,對于保險這個事情,有能力就配置點兒,沒有能力呢,就風險自擔,從來不勸人買保險,
2、個人稅收優惠型健康保險是什么意思?
稅優健康險是指包含以下主要險種的商業健康險:疾病保險,醫療保險,收入保障保險等等。目前,給予稅收優惠政策的商業健康險,主要涵蓋疾病保險、醫療保險兩部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購買了符合條件的商業健康保險,必須取得稅優識別碼,才能享受稅收優惠。根據游戲規則,買保險的支出,可以沖抵繳納個人所得稅的部分額度,具體標準為:自2017年7月1日起個人購買符合規定的商業健康保險產品,可按照2400元/年(200元/月)的標準在個人所得稅前扣除。
也就是說你買了這種保險產品,最多可以在征收你的所得稅時,少算你200元的基數,對工薪階層意義不大,5000元薪資的人,買了這個產品,一個月也不過節約6元錢的個人所得稅,還N多手續,麻煩。一般大多是單位替職工購買時,才考慮這些,個人購買,可選擇的產品太少啦。這個政策產品的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效用,不建議過度關注。
3、什么保險可以稅前抵扣?
2019年1月起,新個稅細則正式施行,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六項專項附加扣除,為公眾發放“新年紅包”。值得關注的是,除上述專項附加扣除外,部分商業保險亦可以免個稅,那么,哪些保險屬于免稅范圍?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明確,“購買符合國家規定的商業健康保險、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的支出,可以依法扣除。
”稅優健康險:購買需取得稅優識別碼個人稅收優惠型健康險(以下簡稱“稅優健康險”),是我國首個面向居民的稅收優惠型商業險種,2016年1月1日起,個人稅優健康保險在包括成都在內的全國31個試點城市正式啟動,符合條件的投保人購買該類產品可享受個稅優惠政策,其應納所得稅額按照每年2400,即每月200元的標準在稅前扣除。
隨后,2017年7月1日,稅優健康險正式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其中四川作為首批試點省份,太平洋壽險、新華保險、陽光人壽等十余家保險機構四川分公司均獲準銷售個人稅優健康險。總體來看,雖然存在抵稅額度較小、為員工辦理商業健康險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優惠的會計與稅務操作相對煩瑣等制約,不過,與一般商業健康保險相比,稅優健康險產品不會因為被保險人的病史而拒保,可以帶病投保,且不設置等待期,保險公司保證可以續保,突破了以往健康險產品對既往病癥拒賠的規則。
業內人士認為,稅優健康險保障效果逐步顯現,未來仍有很大發展空間,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4月底,個人稅收優惠型健康保險業務已覆蓋全國31個省份,累計生效保單約22.1萬件,實收保費6.34億元;市場上在售稅優健康險產品共有41種。需要留意的是,商業健康保險可抵扣個稅,但并不意味著所有的普通商業健康險都可以用來抵扣個稅,只有稅優型健康保險才有每月200元的抵扣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