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革命”是資本主義工業化的過渡階段,是一場社會生產與科技的革命。按照這個意思,人類發生過三次工業革命,分別是1750年左右從英國開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依托于牛頓經典力學的誕生和發展,典型例子是蒸汽機的發明;第二次工業革命依托于麥克斯韋電磁理論的創建,典型例子是汽車飛機的發明;第三次工業革命依托于量子力學的發展,典型例子是電子計算機的發明。
1、工業革命是什么意思?
工業革命有兩層意思,一是指新技術集中在一個時間段投入生產,導致生產力迅速提高。按照這個意思,人類發生過三次工業革命,分別是1750年左右從英國開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19世紀下半葉在歐洲開始的電氣革命。20世紀下半葉在美國發生的生物和信息技術革命,按照這個定義,工業革命只發生在技術最領先的國家,一旦發生,其他國家只能追趕,而不是參與者。
所以這三次工業革命中國都沒份,現在開始第四次工業革命,以清潔能源,虛擬現實等為主,中國有可能成為領軍者,另外一層意思,是指一個國家甚至一個地區將自己產業升級,從原始的手工勞動變成機械化大生產。按照這個意思,世界各國都會發生自己的工業革命,比如中國就發生過四波工業革命。分別是清朝的洋務運動,民國政府的黃金十年,1949年到1978年計劃經濟模式下的工業革命,90年代初開始的市場經濟模式下的工業革命,
最后一次才徹底成功,將中國完全轉化成現代工業國家。跟在中國后面,印度,非洲等很多地方也開始自己的工業革命,現在越南的人均GDP已經達到美國五十年代水平。五十年代美國就是工業國,所以越南也算開始了自己的工業革命,甚至每個地區都可以有自己的工業革命史。比如義烏現在生產全球一半以上的小商品,這些東西根本不是高科技,但是當地農民洗腳上田,進入工廠車間生產小商品,每個人的生產價值提高十幾倍,幾十倍,這就是義烏的工業革命。
2、三次工業革命分別是什么?
三次工業革命分別是指18世紀60年代發生在英國的機械革命,19世紀下半夜發生在德國和美國的電氣工業革命,20世紀中葉發生在美國的信息技術革命,三次工業革命分別依托于自然科學的三次革命性的進步。第一次工業革命依托于牛頓經典力學的誕生和發展,典型例子是蒸汽機的發明;第二次工業革命依托于麥克斯韋電磁理論的創建,典型例子是汽車飛機的發明;第三次工業革命依托于量子力學的發展,典型例子是電子計算機的發明,
第一次工業革命使人類從農業文明進入了工業文明,機器生產代替了手工勞動是其最典型的特點。第一次工業革命大大發展了英國的社會生產力,使英國資產階級力量迅速壯大,巨大的資本使英國開始進行擴張,并在許多地方建立了殖民地。第二次工業革命發生在德國和美國,同樣,這次工業革命也使德國和美國的勢力迅速壯大并開始進行殖民擴張,促進了世界殖民體系的最終形成,促使世界成為了一個整體。
第三次工業革命主要發生在美國,兩次工業革命連續在美國發生,這成功地促成了美國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生產力極大地發展,科學和技術緊密結合促成了人類社會的飛速變革。然而我們很容易發現這三次工業革命都和中國沒有關系,這和我國舊社會的閉關鎖國有很大的關系,使我國錯失了發展機遇,進入21世紀之后,我國發展迅速。人類社會也發生了深刻的變革,
3、工業革命對人類進步的貢獻是什么?
使人類與自然的關系又上升了一個層級,但人與人的關系從本質上說并無改變,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現象依然。當然工業革命后人與人的關系雖然本質未變,但表現形式不可避免也有變化,產生了西方的所謂民主自由人權等資產階級思想理念,同時,集中的機器化大生產也萌芽了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思想。這些對推動人類社會文明進步都是有積極意義的,
4、工業革命到底是什么?與政治改革有沒有關系?
“工業革命”是資本主義工業化的過渡階段,是一場社會生產與科技的革命。它帶動了生產力的飛躍發展,奠定了社會的經濟基礎,推動了“政治改革”的歷程,同時,在工業革命的進行過程當中,形成了社會的兩大對立階級,并引發了新的社會革命,一種更加先進的社會形態誕生了,世界變得更加不一樣了,18世紀中后期,英國資本主義發展突飛猛進,爆發了第一次“工業革命”,深刻影響了社會發展的走向,傳統農業社會開始向現代工業社會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