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50年時間里中國不僅發射了更多包括載人飛船、貨運飛船、各類探測器在內的多種航天器,而且隨著中國多款大型火箭的批量發射之下,中國現階段發射的衛星數量早已多達幾百顆之多,那么具體大概有多少呢。報道稱,在地球軌道上全球所有國家的衛星加起來,目前共有7070顆衛星(包括在軌運行衛星與停運衛星)。
1、中國共發射多少衛星,現在在軌道上還有多少衛星?
從1970年中國首次發射東方紅一號衛星開始,整整50年時間過去了。這50年時間里中國不僅發射了更多包括載人飛船、貨運飛船、各類探測器在內的多種航天器,而且隨著中國多款大型火箭的批量發射之下,中國現階段發射的衛星數量早已多達幾百顆之多,那么具體大概有多少呢?根據國際衛星標識網站可以看到除了神舟載人飛船、天舟貨運飛船、天宮目標飛行器、四顆繞月探測器等其他航天器不計,截至2020年4月24日經長征運載火箭發射過的包括我國自主研制的各種衛星和為國外客戶發射的衛星在內,50年時間里中國共發射過近400枚不同類型的衛星,
其中大部分衛星都是進入21新世紀后,隨著我國國內對于航天的需求越來越大和航天發展的突飛猛進后,我國在過去十年內發射了了大量的不同衛星等航天器,不光極大的滿足了我國對于空間導航、通信、探測等活動的需求問題,而且借助更多的航天發射任務,我國也逐漸成長為航天大國,并且發射了多款新型運載火箭和多款不同類型的航天器。
特別是在過去十年里,我國每年發射的航天器次數更是穩居世界首位,比如2018年我國全年共執行了39次航天發射任務,占全球總數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大部分火箭采用“一箭多星”的方法將95顆中國自主研制的衛星發射升空,其中光是北斗導航衛星就高達20枚之多,2019年我國全年航天發射次數也是穩居全球首位,而今年2020年我國全年航天發射次數有望沖破40次,祝賀中國航天越戰越勇。
從數量上來說,中國迄今為止已經發射了近400枚不同類型的衛星,但是我們知道衛星都是有運行壽命的,特別是受太空各種輻射干擾,衛星的壽命普遍都不長,平均運行壽命都在5-8年左右,所以雖然我國已經發射了近400枚不同類型的衛星,但是截至2019年初,我國在軌衛星的數量仍高達300枚之多,這也是受助我國在過去十年時間里發射了大量的衛星,衛星整體壽命都比較年輕有優勢,
當然看了全球衛星發射數量的朋友都覺得我國發射了幾百枚衛星都有什么用呢?畢竟感覺我們熟悉的也就只有幾款衛星罷了,其實衛星現如今在我們的生活中占了方方面面,我們早上出門前看天氣需要借助氣象衛星、我們遠距離大陸和島嶼之間也需要通信衛星、我們借助天線看電視需要資源衛星、漁民出海需要海洋資源衛星、地球資源探測需要遙感衛星、出門需要北斗導航衛星等等。
而且衛星在特殊情況下是最好的選擇,比如2008年汶川地震后,當地的通信全部中斷,但是當時我們沒有專用的海事通信衛星,最后還是借助國際海事衛星撥通了災區第一個對外電話,災后我國意識到現有的衛星通信系統的薄弱,迅速展開了緊急可用于災區借助的移動通信衛星建設工作,并且在2016年發射了我國首顆專用的天通一號移動通信衛星,該衛星在去年南方的洪澇災害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特別是廣西多地通信電力中斷后,衛星電話成為了當時唯一對外聯絡工具,
2、中國衛星上天需要多少人民幣?
目前每年國內發射的衛星當中有7成左右是政府主導或軍用,批閱詳細流程是,首先要具有能研發出衛星的專業團隊,然后將衛星上需要具有的功用上報相應主管部門批閱,再找到發射服務方,付費安排火箭上面的位置,最后完成發射。有史以來航天飛翔往往是政府主導的活動,并且代價高昂,但隨著私人太空企業的興起,把人和有效載荷送入太空的高昂本錢總算開端有所下降下降。
使用火箭將重達5萬磅的商用衛星送入軌跡,收費為6,200萬美元,與其報價最接近的競爭對手,將重達41000磅的有效載荷送入軌跡起價為7300萬美元。這些僅僅起步價格;政府機構通常會為一長串額定服務支付更多的費用,最開端剛剛研發衛星發射技能的時分,從技能研究開端到最后成功升空,發射一顆衛星的本錢大概要上百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