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的市盈率和目標價位什么關系。銀行股作為A股市場的權重藍籌股,由于盤子非常大,股價相對比較低,銀行股的市盈率一般都不高,尤其是目前處于熊市調整階段,市場的存量資金并不多,銀行股更無人關注,股價處于低位盤橫狀態,現在的市盈率只有五六倍,那么是否可以買入,等待五六年之后回本呢。
1、大牛市時,銀行股市盈率可以達到多少倍?
市盈率是指每股股價除以每股盈利,根據這個公式,股價與盈利額比率越小,市盈率就越小,代表公司盈利能力就強。銀行股作為權重板塊,普遍盤子較大,業績也不錯,除部分商業銀行外,中農工商四大行的股價一直不高,動態市盈率按每股5元,盈利每股1元計算,市盈率才是5。相比很多概念股幾百倍的市盈率,絕對屬于價值洼地了,
2、銀行股市盈率才幾倍,具有長線投資價值嗎?
我對銀行股有自己的看法,以前在公司開例會我就說過,銀行股是各有不同的,五大行和其他商業銀行是不一樣的,五大行是政策性銀行,有政府的支持,反過來也支持政府,而其他商業銀行在業務上更自由,而這種自由也帶來很多不確定性。在不同的市場條件下,選擇不同的銀行股持有是必要的,如果在當前形勢下,我認為最好配置一些五大行的股票。
3、現在的銀行股市盈率普遍只有五倍左右,是否買入五年可以回本,值得投資嗎?
銀行股作為A股市場的權重藍籌股,由于盤子非常大,股價相對比較低,銀行股的市盈率一般都不高,尤其是目前處于熊市調整階段,市場的存量資金并不多,銀行股更無人關注,股價處于低位盤橫狀態,現在的市盈率只有五六倍,那么是否可以買入,等待五六年之后回本呢?如果單純從股價的漲跌來,銀行股目前確實處于低位,甚至已經進入了一個跌無可跌的狀態,如果你的資金體量比較大,超過1000萬元,那么你可以選擇低位持有銀行股,因為銀行股的收益比較確定,有穩定的股息分紅,大體上的資金首先關注的是保值和增值,是一個比較不錯的投資,
但如果你的資金量不夠大,銀行股不是一個好選擇,因為確實盤整的時間太長了,很容易讓人失去耐心。即使未來有牛市行情,銀行股的表現也會非常一般,從目前的市場狀態來看,目前A股市場依然處于熊市的調整之中,2019年沒有大的行情,股指反復筑底還需要一段時間,銀行股雖然已經處于低位,但依然面臨著比較長時間的調整,如果現在對于銀行股進行投資,資金的使用效率非常低,甚至如果操作不好,還有可能長期被套,得不償失。
4、銀行股為什么市盈率都那么低?
銀行股市盈率普遍偏低是全球現象,并非國內獨有現象,次貸危機之后,巴塞爾協議III出臺,對全球銀行業的監管力度明顯加強,在提高資本充足率、嚴格資本扣除限制、擴大風險資產覆蓋范圍、引入杠桿率以及加強流動性管理等方面的進一步強化,這令全球銀行股的市盈率普遍下降。而美歐由于次貸危機后經濟低迷,長期推行低利率與負利率,且銀行的準備金率偏低,所以美歐中小銀行的風險普遍偏高,因此全球銀行股的市盈率普遍偏低,這主要是對全球經濟增速下滑、市場風險、銀行業績增長瓶頸期以及監管加強等因素的綜合反映,
而國內銀行股市盈率的偏低主要是我國經濟降速、房地產業宏觀調控、利率雙軌制改革、監管讓利、銀行凈息差收窄、行業競爭性加強以及解禁潮等多方面因素形成的。由于國內房地產業長期以來在GDP中占比過大,形成了系統性風險,不僅令房價泡沫化,且將財政、地方債、企業負債、居民負債、銀行信貸及表外、金融機構、資本市場等風險捆綁在一起,牽一發動全身,將居民70%的財富都捆綁在了房地產上,這不僅令國內的長期債務問題日漸嚴重,同時還阻塞了消費,阻塞了國內產業結構調整大局,因此國內加大了對房地產業的宏觀調控,在住房原則與銀行信貸上都限制流動性向房地產業高速流動,
而房地產業長期以來的高度金融化已經將銀行業全面捆綁,銀行的各種債務結構、表外、理財產品、利潤等等都與房地產業息息相關,所以當房地產業從系統性風險上沖擊中國經濟并有調整要求時,銀行股的估值必然提前反映。銀行股的流通盤多屬于超級航母,隨著國內A股的快速擴容,市場供大于求的現象比較明顯,原本推動市場走高的資金就不足,這種情況下主力資金介入銀行股的意愿就不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