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分析師是特許金融分析師,也就是CFA,是由美國投資管理與研究協會(AIMR)于1963年開始設立的特許金融分析師資格證書考試,考試每年舉辦兩次。大盤指數主要是看整體趨勢,由無數個股組成板塊,板塊又影響指數,從而形成一個大趨勢,個體投資者在這個趨勢中的自作聰明是沒有多大作用的,這就是“趨勢之下皆螻蟻”的道理。
1、分析師天天說指數如何,可我們做的是個股,指數真的能代表個股嗎?看指數有什么用?
指數不代表個股,但是指數和個股有非常重要的關系。如果指數整體上漲,那么大多數個股都會上漲,可能上漲的時點會有區別,有些漲得早一點,有些漲得晚一點,一般情況都會上漲,比如說今年以來,上證指數31.15%,那么不管股民手里的是藍籌股還是垃圾股,今年以來普遍上漲幅度都會超過31.15%,你可以隨機抓十只股票來看看今年漲幅就明白了。
而當指數整體下跌,雖然有些股票開始會很抗跌,但后面一般都會補跌,去年就是最好的例子,去年上證指數下跌了24.59%,那么大多數股票去年都是下跌的,不管是虧損的公司,還是業績增長300%的公司,在去年都是大跌的走勢。那么怎么會說看指數沒用呢?不但有用,而且用處非常大,大盤指數主要是看整體趨勢,由無數個股組成板塊,板塊又影響指數,從而形成一個大趨勢,個體投資者在這個趨勢中的自作聰明是沒有多大作用的,這就是“趨勢之下皆螻蟻”的道理。
為什么很多人會覺得看指數沒用?一是缺乏耐心,大盤漲了,自己的股票沒漲反復換股,踏空大盤又踏空個股,于是就覺得大盤沒用,二是節奏踏不準,大盤上漲自有上漲的道理,一批股漲的時候,你偏買到下跌的,那沒辦法,股市本身就是憑本事吃飯,選股和節奏本身也是一種能力。如果總是發現大盤一直漲,自己的股不漲,反而下跌,大盤怎么牛都和自己無關,那么很簡單,只要投資大盤就行了,大盤上漲,你就賺錢,大盤下跌,你就虧錢,這樣就完全息息相關了,
2、成為外匯分析師需要學習什么知識?
國際金融分析師是特許金融分析師,也就是CFA,是由美國投資管理與研究協會(AIMR)于1963年開始設立的特許金融分析師資格證書考試,考試每年舉辦兩次。國際金融分析師考試在全球各個地點統一舉行,每個考生必須依次完成三個不同級別的考試,CFA資格考試采用全英文,候選人除應掌握金融知識外,還必須具備良好的英文專業閱讀能力。
CFA一級(側重知識/理解)一級考試(單選題)總共有240道(上午和下午各120道題)注重工具及技術,包括資產估值入門及證券管理技巧,主要考察考生對投資評估及管理方面的工具及基礎概念,CFA二級(側重估值/分析)二級考試(客觀題)共有120條選擇題(上午和下午各10個case,每個case六小題),注重資產估值,包括有關工具及基本技術的應用(如經濟學、會計學及數值分析等),主要考察資產評估的能力。
3、數據分析師就業前景怎么樣?
數據分析通常有兩種出路:對算法做深入的研究然后去做數據挖掘、對業務有比較深刻的理解然后轉去做業務,除此之外,無其他出路。而說實話,我不看好數據分析本身這個崗位,為什么不看好?首先我們對數據分析的工作做個拆解。大部分的數據分析有50%的時間在取數,還有40%的時間在跟產品經理溝通:做AB實驗以及做做效果回歸,最后還有10%的時間在做探索性分析,
現在在擔任數據分析崗的,可以跳出來說一說是不是。可是上面這些工作其實大多是可以替代的,機械性的工作,看寫SQL取數這個活就是個臟活、累活,會的人都能取,雇一個干了五年的數據分析跟一個剛畢業的數據分析寫SQL基本沒啥區別,無非就是開始可能沒法做到100%準確性,做AB實驗以及效果回歸這件事情,現在自助式的平臺越來越多了,等以后的這種自助式的AB平臺越來越成熟的時候,根本不需要數據分析師來干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