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造客車底蘊宇通客車,前身鄭州客車廠,93年成立宇通客車,97年上市,2000年設計博士后科研流動站,04年認定為國家級技術中心。宇通客車是以原有客運、旅游、公交班底做市場,基本功扎實,拋開宇通而言,其在客車行業一直占據第二的地位,也屬一線品牌。
1、比亞迪客車怎么樣?宇通客車怎么樣?
宇通和比亞迪?沒有可比性吧!比亞迪客車只做純電動大巴,K8、K9。宇通則是全系發展,我們從二者差距看看孰優孰略!一、造客車底蘊宇通客車,前身鄭州客車廠,93年成立宇通客車,97年上市,2000年設計博士后科研流動站,04年認定為國家級技術中心。06年銷售額過百億!12年新能源車下線并實現銷售,更是擁有底盤車架電泳、車身電泳,機器人噴涂及裝配工藝。
18年,銷售5.9萬多臺!比亞迪客車,09年收購湖南美的三湘客車廠,擁有客車生產資質,11年基地建成!擁有自主研發動力電池,輪邊驅動技術等,18年銷售1.2萬多臺(基本是10米以上車型)!二、發展局限性看銷量比亞迪很不錯,但你要了解到,10年開始,國家大力發展新能源,十城千輛!助推了發展純電新能源的腳步!15-16年進入高峰期,18年比較平穩,19年則放緩!20年則是瓶頸期。
宇通客車是以原有客運、旅游、公交班底做市場,基本功扎實!市場切入很快,可以說功夫下到位,國家政策推動即“穩“又“準”,比亞迪則是投資換市場,廣州、西安、西寧、大連、青島、天津等!可以說是玩“套路”畢竟銷量有限!三、價格未來公交車還是走平民化路線,車輛要運營,需要政府長期補貼來維持,不會走的太遠。宇通客車價格比較貼合實際,在國補、地補完全區取消情況下,還可以在三龍兩通中占據30%份額,實力可見多強,,
2、宇通客車和金龍客車哪個好?
宇通在客車行業一騎絕塵,年銷量已經連續十幾年位列第一,而且一般為第二至四名之和。宇通無論在產品質量還是售后服務方面,都有很好的口碑,得到廣大用戶的認可,是客車行業名副其實的龍頭,是行業的引領者,在傳統燃油車時代,蘇州金龍(海格)、廈門金龍、廈門金旅這三家客車廠家的銷量一般跟隨宇通之后,銷量之和略低于宇通一家。
拋開宇通而言,其在客車行業一直占據第二的地位,也屬一線品牌,隨著這幾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宇通憑借著自己多年的技術積淀和快速的市場反應能力,迎著風口一路高歌猛進,龍頭地位毫無動搖。但是三家金龍系客車廠家,在新能源大發展的浪潮中反應較慢,一步慢,步步慢,在市場浪潮中,慢慢被后來者追趕上,后蘇州金龍又受騙補事件影響,業務一落千丈,三家金龍系客車企業已基本跌出客車行業的行業前五名,
3、宇通在客車行業是什么水平?
看了你的問題,作為一個在宇通呆了10幾年的老員工給你一些建議吧。我這里不談銷量,行業趨勢等,和你關系不大,我這里先強調:沒有好企業與壞企業,只有合適與不合適。整個汽車行業(我同學幾乎都在這個行業)管理方式都是集權式的,也就是強調服從,不喜歡員工有太多自己的想法,這一點非常重要,我遇到很多離職的員工,有這方面的原因,如果你不喜歡這種管理方式,最好不要進入這個行業。
舉個例子:企業內部有個論壇,能看到很多新來的員工在里面獻言策,有建議學華為的,有建議學寧德時代的,還有建議造芯片的,這些信息絕大部分都會石沉大海,不會有任何反饋,新員工因此很受打擊,覺得自己的“主人翁意識”受到打擊,殊不知宇通不是互聯網企業,不會學海爾,讓企業員工內部創業,更不喜歡你在企業里面充當“軍師”。
上級給你分派的任務,你有沒很好地貫徹執行?是企業領導所看重的,最忌諱,本職工作沒有完成,卻積極“獻言策”討論戰略。所以宇通喜歡自己培養員工,不喜歡從外面“空降”高管,企業文化非常內斂,對于外界炒很熱的概念,基本聽不懂,比如共享經濟、區塊鏈等,絕大部分員工聽不懂,聽不懂,還因為宇通所處的環境也非常閉塞,之前在南三環,現在搬到中牟,附近娛樂消費場所很少,除了上班能夠玩的地方很少,如果想要去市區,通勤也不方便,當然有通勤大巴,主要是員工上下班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