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壽光的種子銷售公司,黃瓜、豇豆等90%以上的蔬菜都是國產的種子,告別了國外的壟斷種子。“國外種子“占據高端”在彩椒、小番茄、無刺黃瓜等品種上,國外種子已經占據了100%的市場份額,近年來,國外種子憑借技術優勢迅速征服了中國的農民,中國主要從美國進口哪些種類的農作物?中國種子產業的發展前景。
1、為什么說農業供給側改革種業或先受益?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一方面是去產能,一方面是提高農業生產率。2016年以玉米為重點的種植結構調整穩步推進,將成為2017年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提高農業生產率的關鍵在于種子。業內普遍認為,種業將首先受益于農業的供給側改革。種業改革是重點方向。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會議指出,“農業要有競爭力,就必須種子有競爭力。
從我國種業發展現狀來看,形勢并不十分樂觀。受此前農產品價格下跌影響,種植業利潤下降,種業也不例外。目前我國種業處于爬坡階段,可以預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利好種業。李立秋指出,中國種業改革將注重從研發到銷售的一體化,以新技術為驅動,實現從追求產量到追求優質、安全、綠色的轉變。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種業改革將從幾個方向努力。
2、中國種業的發展前景,發展狀況,發展問題及解決方案種業是農業的命脈,但我國種業發展相對落后。相信隨著農產品價格的上漲,外資的不斷進入,國家會像現在對稀土行業一樣越來越重視種業,會有利好政策支持(前期沒有傳言轉基因玉米在山西等地引起奇怪的生物現象)。“民以食為天”是中國幾千年不變的真理,是中國和諧發展的基礎。如果種業和農業都被外資控制,那這個國家肯定就廢了。
尤其是涉及國際事務時,我們必須借鑒外國的經驗。現在外國大公司正在進軍中國市場,我們歡迎他們。同時要研究如何才能發展。有競爭才有進步。中國的種業在不斷覺醒和崛起,有競爭才有發展。簡要分析一下國內的發展趨勢(這是我自己的看法,不一定全面)國外種業有五大發展趨勢:第一產業集群化,第二經營專業化,第三技術創新產業化,第四市值最大化,第五管理精準化。
3、中央一號文件強調打贏種業翻身仗,農民如何利用這份福利?農民要響應國家號召,大力發展農業,不能依賴國外種子。近年來,國外種子憑借技術優勢迅速征服了中國的農民。2008年高峰期,國外種子占據了壽光60%以上的市場,價格飆升。本來種子是按袋賣的,但是國外種子開始按粒賣了。為了改變這種局面,三年前,中國化工集團完成了對瑞士先正達公司的收購,收購金額高達430億美元。
這三家公司份額的全球市場總量達到了50%和60%。如今,大量國內蔬菜育種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