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推動的城鎮化,與自然選擇的城鎮化完全是兩條路,自然就會產生兩種結果。城鎮化的好處每個人都能說出一大堆來,似乎條條在理,什么有利于提高全民消費能力啊,什么要利于管理啊,什么有利于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啊等等,不一而足,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是哲學糾纏不清的問題。
1、城鎮化有什么好處?目的是什么?
城鎮化最大的好處是讓農民放棄土地,到縣城或者附近城市買房子,提供更多的勞動力。至于目的,目前來看是回收農村土地,然后更好的賣房子,如果說的更高大上一些,無非是能夠擴大內需,促進就業,改善農民生活條件,豐富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巴拉巴拉巴拉,此處省略八萬字財智成功理解的城鎮化,是通過不斷改善營商環境,使得城市的工業發達,創業機會增加,企業產銷兩旺,需要越來越多的工人,于是周邊農民紛紛進入城市,有了穩定的收入,慢慢在城市里買房落戶,從此安居樂業。
現在很多地方的城鎮化,更多是直接把一個村子拆了,然后補償點錢,再讓農民拿出六個錢包的存款到縣城付個首付,從此努力掙錢還房貸,城鎮化,應給予農民選擇的權利。眾所周知農村服務設施不完善,生活條件差,很多農村的小學都已經裁撤,孩子上學都成為問題,但是農村為低收入人群提供了最后的退路,哪怕一時找不到工作,種點地也能吃飯穿衣,維持基本的生活。
人為推動的城鎮化,與自然選擇的城鎮化完全是兩條路,自然就會產生兩種結果,如果農民到城市中都能安居樂業,那么自然皆大歡喜。但是如果到了城市生活后,沒有穩定的工作,面對高昂的生活成本,必然淪為城市貧民,而農民集中的區域,則會成為貧民區,這樣的城鎮化,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是哲學糾纏不清的問題,
城鎮化也是如此,不能全盤否定,但是也不能強力推行。在經濟面臨諸多不確定性的當下,城鎮化應緩行,避免形成浪費,避免推高農民負債水平,防止人為制造城鎮沒有登記的失業人口,其實,不需要城鎮化,有能力并且收入不錯的農民自然會到城市居住。只需要給予公平的社會地位,子女入學一視同仁,社保可以跨地區輕松轉移,欠薪問題及時解決,城鄉戶口全面取消即可,
2、中國為什么要搞城鎮化?
城鎮化是國家的政策,我等小民無權置喙,但我還是要說,一個涉及億兆民眾的政策還是應該謹慎再謹慎,小心再小心,堅決不能搞一刀切,一定要做足”兵棋推演“,把城鎮化所帶來的后果考慮充分,不要只考慮近期的、眼前的、對某部分人有利的收益,一定要看得長遠,把不利影響琢磨充分,把長遠的、不利的因素、不利的后果考慮全面。
否則,想走回頭路,所付出的代價可能是我們難以承受的,城鎮化的好處每個人都能說出一大堆來,似乎條條在理,什么有利于提高全民消費能力啊,什么要利于管理啊,什么有利于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啊等等,不一而足。我就想知道一個問題,對于許許多多像我一樣長年在外務工、漂泊了多年的農民,或者說一個身份四不像的人來說,城鎮化了,生我們養我們的村莊沒有了,我們的根被拔走了,我們的歸鄉之路在哪?還有,城鎮化了,農民進城了,如果他們部分人在城里生活不下去,不能適應城鎮生活,那么他們的退路在哪里?還是那句話,我不反對城鎮化,但是農民不可能都進城,也絕不能強制所有的農民進城,城鎮化涉及面太廣,謹慎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