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也是一個機構,所有的支出都需要收入來支撐,今年已經減稅這么多了,政府就需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如果房價降了導致相關收入少了,這日子要怎么過啊。房價涉及財政收入房價跌了,未來土地拍賣價格肯定是要跌的,開發商拍賣土地是根據房價的預期來做的,房價上漲或者房價穩定,那么開發商拍賣土地就有信心,如果房價下跌,尤其是在下跌的趨勢中,開發商一方面拿地的信心不足,拿地就會減少,另一方面拿地的價格也會降低,最終政府獲得的土地出讓金就少了。
1、為什么房價明明下跌了、賣不掉了,還有人說漲價和賣得好?
謝謝友友邀請。房子明明賣不掉,而且一直在下跌,可是卻有人說,房子非常好賣,還在不斷的長價,這個問題恰恰反映了炒房客的狡猾之處,這就是欲擒故縱的妙用。作為準備買房子的人,一定要保持頭腦清醒,不要聽信炒房客的宣傳與不實之詞,捂住自己的錢袋子,不要在房價大跌之前做最后一個接盤俠,就是買房子,也要買一個物美價廉、自己喜歡的房子,千萬不要買一個讓自己一輩子不舒服的房子。
2、為什么各地都在阻止房價下跌?
1、房價涉及財政收入房價跌了,未來土地拍賣價格肯定是要跌的,開發商拍賣土地是根據房價的預期來做的,房價上漲或者房價穩定,那么開發商拍賣土地就有信心,如果房價下跌,尤其是在下跌的趨勢中,開發商一方面拿地的信心不足,拿地就會減少,另一方面拿地的價格也會降低,最終政府獲得的土地出讓金就少了,土地出讓金在政府收入中到底占多大比例?2018年全國土地出讓金6.5萬億人名幣,而當年全國財務收入是18.3萬億人民幣,而這18.3萬億的財政收入中和房地產相關的稅費(大概有五個稅種)將近2萬億人民幣,所以房地產相關貢獻的直接稅費收入就將近8.5萬億元,和25萬億總收入相比,占的比例達到了35%,而這還沒有把和房地產相關的上下游產業鏈創造的稅收計算在內。
所以房地產貢獻的稅費收入目前是沒有一個產業是能夠取代的,今年全國減稅降費2萬億元,這就導致政府稅收減少了,但是政府支出并沒有減少,因為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是有增無減,我們作為老百姓也希望獲得更多的免費服務,比如醫療、比如教育。但是政府也是一個機構,所有的支出都需要收入來支撐,今年已經減稅這么多了,政府就需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如果房價降了導致相關收入少了,這日子要怎么過啊?恐怕得脫了褲子過日子了,
2、開發商降價被政府阻止已經不是第一次了過段時間就會傳出這種新聞,政府心里也苦啊,花錢的地方太多了,收入再減少,日子要怎么過?開發商也郁悶,為了回收房款,在市場發生變化時就需要降價促進銷售,否則房子拿在手里成本太高了啊,銀行的利息每天都算錢的。而且也不知道未來形勢如何,萬一未來房子更不好銷售,那就是虧損了,
3、房地產市值超450萬億,為何房價仍然沒有下跌?
假設450萬億的房地產資產真實存在,那么我們可以用一種更加簡單的方法來進一步細化。把房地產市場細分為一線城市房地產市場(含都市圈范圍)、二線城市房地產及省會城市、三四五線房地產市場、農村房地產市場、商業地產等五個板塊,按照每個市場的房地產價值達到接近一個GDP的總量價值,也就是90萬億的資產,那么五大市場的房地產資產達到了450萬億的總價值。
扣除了企業為主的商業地產部分,余下的只有4*90=360萬億的價值,而其中還需扣除接近40多萬億的按揭貸款,留下的凈資產也只有320萬億。人均房地產凈資產23萬元,這才是一個相對比較合理的估算。我們先看農村房地產價值,我國農村人口數量占總人口數量的40%,大約有2億戶的農村居民,按照每戶宅基地價值40萬~45萬估算,那么總價值達到90萬億(相對偏高),人均財富也就在15萬左右。
同樣,在城市居民的總人數達到8.4億,總房地產凈財富約230萬億,人均房地產財富超過27萬元,城市居民人均房產凈值是農村居民的2倍。對于我國居民房地產凈值達到了330億,是GDP90萬億的3.6倍,這其實也是被嚴重高估的板塊,至于商業地產的90萬億,估計還不到企業債務和國企固定資產的價值,不在考慮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