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基金可以分為寬基指數基金和行業指數基金。基金經理的管理基金數量不多,管理同一只基金時間越長,年回報率越高,同比同一類型基金回撤越小,則說明基金經理無論是擇時還是選股,還是風險管控都更加均衡,則值得我們托付,基金小白,可以從選擇指數基金定投開始。
1、手上有10萬塊做什么好?如果買基金買哪種基金好?
你好,在做理財之前需要明確兩個問題。第一,你的這十萬閑錢是不是最近半年內都不會用到的,第二,你的理財風險測評是哪種類型,保守?穩健還是激進型?不同風險偏好適合不同類型的,如果你是新手的話建議你從貨幣基金開始入手,雖然收益率不到2%,不過絕對是不會虧損的。其次,十萬理財本金也要有個規劃,先想好你的預期收益率是多少,再根據相關機構的測評及排行選擇合適的基金,不過不要一次性投入太多!買基金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波段操作,定期投入最好,
你可以選擇每周投入一部分資金!最后,分享點干貨,個人建議你買不同類型的基金兩三只,例如股票類的基金你選擇醫藥主題的和科技、半導體類型的,從幾百元定投開始,無論盈虧都繼續申購,慢慢就看懂了基金的運行模式。再者,債券類的基金買一兩只,收益率相對較低不過稍好于貨幣類型的,再者混合型的,指數型的都可以買一兩只,慢慢積累經驗,
2、指數基金買哪個好?
指數基金可以分為寬基指數基金和行業指數基金。1、寬基指數基金寬基指數基金就是不限制投資哪些行業,覆蓋了各行各業,所以分配會更均勻,受某個行業的影響小,盈利比較穩定,寬基指數基金又分為市值加權型指數基金和策略加權型指數基金。市值加權指數基金就是按照市值加權和按市值選股,比如我們熟知的滬深300,中證500,上證50,創業板指數都是市值加權型指數。
策略性加權指數是按照策略選股,按照策略加權,有中證紅利,基本面60,300價值,500低波動等。策略加權型指數,收益大多優于對應的市值加權型指數,比如說300價值指數就是從滬深300指數的成分股中,挑選市盈率低,市凈率低,市現率低,股息率高的100只股票。300價值指數的成分股都包含在滬深300里,但從長期來看,300價值的收益率高于滬深300,
3、新手買什么股票和基金好?
重要的話加粗:股票新手,不要學選股。查理·芒格曾經說過:教年輕人去炒股,就好比引誘他們去嘗試海洛因,這句話非常犀利點出了年輕人瞎學選股的弊端:1)稍微懂一點,或者誤學了錯誤的投資方法,比啥都不懂更加危險。2)炒股是會上癮的,和賭博類似,很多人深陷其中無法自拔,3)戰勝市場的復雜性和難度,遠遠高于絕大部分人能夠想象的程度。
有些讀者可能會問,什么是”戰勝市場“?如果你這么問,就說明你還沒有Ready,還不具備足夠的能力去選股,那么對于投資真的感興趣的年輕人,應該學些什么呢?我的建議如下:1)會計:搞懂最基本的會計原理,學會看公司財務報表。可以以CPA的指定教科書為基礎開始學習,2)最基本的金融理論:金錢的時間概念,市場有效假說,現代投資組合理論,行為金融學。
有空可以先去看一些相關的書籍,在本人的專欄”伍治堅證據主義“中,曾經推薦過一系列投資書籍,3)最基本的股票估值方法:絕對估值方法(DCF/DDM),相對估值方法(EV/EBITDA,PE,PB等)。明白股票估值背后的基本邏輯,我知道,有些讀者朋友看了上面這些,可能會覺得我寫的有些聳人聽聞。如果要知道這么多才能開始炒股,那可能大部分股民都不合格,
但事實上,大部分股民確實都不應該炒股。中國A股里,大約有2億左右的散戶股民,這些散戶占據了A股市場80%以上的交易量,卻僅獲得區區9%的投資回報,因此,絕大部分股民本來就不應該炒股,把時間和精力放在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提高自己的職業技能,多花點時間陪老婆孩子,鍛煉身體,才是更加正確和聰明的決定。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