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清楚華為內部是否真的如你所說有一批俄羅斯數學家在為華為工作。華為作為一名企業,真的有那么多數學家、科學家嗎,正如數學家丘成桐質疑華為有700名數學家的真實性一樣,任正非所說的數學家應該只能算數學工程師,而不是真正的數學家,華為有700多個“數學家”,解決硬件和軟件問題,是為了滿足華為發展的技術需求與市場需求,具有很強的現實應用目的性。
1、丘成桐:“華為說有700名數學家,但有多少純理論數學家”?你怎么看?
謝謝您的問題。國際著名數學家丘成桐與著名企業家任正非立場不同,指向相同,任正非的應用型數學研究。任正非接受采訪時多次提及數學,并且提出,不僅砸錢造芯片,更得砸數學家、物理學家等,數學研究在人工智能、芯片、云計算、材料等華為核心業務上有重要作用,是研發關鍵技術的工具,華為有700多個“數學家”,解決硬件和軟件問題,是為了滿足華為發展的技術需求與市場需求,具有很強的現實應用目的性。
丘成桐的學術型數學研究,第一,基礎科學(數學)不是技術原理和方法,不是為了技術,而是研究自然現象和物質運動、探索自然界發展規律的科學,是學術理論研究。第二,丘成桐認為發展基礎科學不能急功近利,非要短期內在技術和經濟上有所回報,必須立足長遠一直做下去,第三,純數學家與華為應用型數學研究人員不同,純數學家只負責基礎數學研究,難以得到工業界青睞,應該由國家養著。
第四,任正非說的數學家與丘成桐存在巨大差異,任正非的應用型數學家,最多只能稱為做數學的工程師,與丘成桐認同的純數學家不是一個概念,純數學家少而精,不可能像華為動輒數百名,兩者立場與指向是相同的。任正非與丘成桐都為了技術強國,雖然數學家概念有差異,但發展基礎學科的指向一樣,第一,華為、中興被技術封鎖的例子證明,中國要避免在核心技術上被打壓,要有華為等科技龍頭,必須研發一流技術,必須發展基礎科學。
第二,基礎數學是重要的基礎科學,必須加強研究,第三,加強基礎數學研究,必須從年輕人抓起,中國數學未來由年輕人創造,國家要投入,教育要跟上,家長要支持。第四,基礎數學的投入不在于投入產出,而在于對人類社會的影響,任正非一直強調技術無國界,希望華為與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科技企業合作,用技術造福人類,企業家有如此眼界不易。
2、據說華為有一群俄羅斯數學家,這群人對華為發展有什么貢獻嗎?
我不清楚華為內部是否真的如你所說有一批俄羅斯數學家在為華為工作,但我真心希望你說的這條消息是真實的。因為第一,許多現代科技都離不開數學的支持,比如美國許多著名企業都養了一批頂尖的數學家就是明證,他們的作用在關鍵時候往往能發揮巨大的突破性作用,第二,俄羅斯一向有優良而深厚的數學傳統,在數學的許多分支中都有在世界占有一席特殊地位的俄羅斯數學學派及其領軍人物。
3、如何看待華為的700數學家?
謝邀!其實這個很正常呀,作為數學領域的專業人士,那么相比于我們普通人,也就是任正非的這個角度來看的話,它就是數學家呀,沒有什么大的問題,只不過我們說,之前有丘成桐教授質疑表示,華為的數學家跟他所謂的數學家不是一個類別,不過我個人也覺得這也屬于杠精體質,其實人家任正非只是表示自己擁有這么多的數學工程師,在他的眼里,在他的學歷基礎上,他覺得這幫人就是數學家呀,以普通人的角度他們也應該算被稱作是數學家,數學家可能是分等級的,這是正常的。
比如丘成桐教授作為菲爾茲獎的獲得者,那么肯定是大師級別的,但也并不能否認這些做基礎研究或者說將數學應用到實際理論中的就不是數學家,就像我們此前一直所倡導的革命,只有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丘成桐教授研究的高深理論領域確實是值得尊敬,但也并不代表將這些理論推廣到現實的人就有多么的不堪,事實上,如果我們只是存在于數學的理論領域而沒有推廣到現實中的話,那我還真的要質疑一下數學對人類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