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醫療模式大方向雖好,但是還有待繼續摸索。互聯網醫療解決的是上下游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看病難的問題,病人可以在網上掛號、預約,甚至線上診斷病情,模式雖好,但是大部分互聯網醫療的模式并沒有真正落地,通過這次的疫情,大家可以看到互聯網醫療隊伍是多么的強大。
1、疫情過后,你對互聯網醫療發展怎么看?
通過這次的疫情,大家可以看到互聯網醫療隊伍是多么的強大。首先第一個大家可以通過互聯網了解疫情的相關情況,通過了解到的情況,大家可以采取適當的措施來避免疫情的進一步擴散,從全國宏觀范圍來講,這對疫情的有效控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其次,網上咨詢更是為大家開了一張有力的保障網,我們可以實時實地獲取一線的情報,了解到我們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就拿這次的疫情來說,通過互聯網的不斷強調,大家自我保護的意識越來越強,比如說勤洗手,勤消毒,待在家里不要外出,通過這樣一次次的提醒,大家自我保護意識也是不斷的提升。
2、你怎么看互聯網醫療,有怎樣的思考?
互聯網醫院診療時間段可以靈活設置,對于醫患雙方都更加方便,還可以減少患者在醫院的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風險,以兒科為例,一部分病例是非常適合進行互聯網診療的,即病情已經得到控制的慢性病,包括過敏性鼻炎、癲癇、哮喘、腎病等。這些病例,在穩定的時候,只需要定期開藥,就非常適合進行互聯網診療,一些急性疾病的恢復期復診,也可以在互聯網上進行,比如感冒或者腹瀉的恢復期,醫生完全可以通過互聯網對患者進行遠程指導。
互聯網醫院可能帶來新挑戰,一方面,互聯網醫院的推廣,可能加劇三甲醫院和非三甲醫院之間的競爭,病人可能會更多流向三甲醫院,不利于分級診療推廣;另一方面,互聯網診療過程中,醫生不能面對面為患者做體格檢查,可能導致重要信息采集不完善,對病情的判斷可能不夠精準,有可能出現一些新型醫療糾紛。人們對于“互聯網 ”醫療健康服務的需求是日益增長的,需要不斷增加與完善互聯網醫院的各項便民惠民服務,創新中醫藥健康服務模式,
3、新型肺炎如此兇猛,對現在的醫療水平,你怎么看?
我是武漢人。本來很淡定,結果搞得人特別緊張了。一個小小的感冒,以前從來不去醫院,這次去醫院進行各種檢查。還打了四天吊針,在打吊針的時候。看到很多人來看病,都測體溫。其實好多人體溫都很正常,說唄大家都緊張了。也好,比不重視好。今天在武漢市中醫院,還碰到一件感人的事,晚上九點左右。急疹科門口來了一位五,六十歲的老人,
他問我旁邊的護士。晚上掛號在哪個窗口,說他想來開點藥。看到急疹科擠満了人,他說那我來幫一下忙,說完就走進隔壁房間拿了一套醫生服。護士遞給他一個口罩,馬上坐到桌前接待病人,我問護士。才知道是他們急疹科的譚主任,(不詳)白天忙了一天。現在看見病人多了,主動加入疹治崗位。為武漢中醫院急診科譚主任點贊,我偷偷拍下他忙碌的身影。
4、你是否相信互聯網醫療?
互聯網醫療相對于傳統線下門診、醫院來說,是一種全新的看病就醫方式,它好比是以往打車和現在的網約車。互聯網醫療解決的是上下游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看病難的問題,病人可以在網上掛號、預約,甚至線上診斷病情,比如微醫集團的烏鎮互聯網醫院就是線上就診平臺,通過聯網,運用遠程影像設備的診斷,像甘肅、新疆醫院的病人可以接受全國三甲醫院醫生的診治。
模式雖好,但是大部分互聯網醫療的模式并沒有真正落地,即病人遠程掛號、連線醫生后,并不一定能找到在線的醫生,這個閉環并沒有真正打通。好多在線醫療平臺,后臺其實就是客服,并不是專業的醫護人員在線解答,所以,互聯網醫療模式大方向雖好,但是還有待繼續摸索,建議如果身體不舒服還是選擇醫院及時診治,不能僅依靠在線平臺解答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