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畢業生在找工作時期望值過高,不愿去一些名氣不大的公司應聘,即使失業也不降低就業標準,就造成了畢業生叫苦找不到工作,而企業老板卻著急招不到人。也沒什么特別的方法,你招不到人主要是因為你對人才的渴望程度不夠,隨著近年經濟的發展,社會勞動力需求上漲,每年新畢業大學生達幾百萬之多,然而很多企業還是招不到人,多方面因素造成這一局面。
1、公司條件也不差,為什么招不到人?
大家好,我是金億謀!有一些老板,手里的項目很好,資金也很充足,市場前景也很不錯,可干到最后卻失敗了。我仔細分析過后,發現這些人犯的都是同一個毛??!我這些年創業,做的都是銷售型公司,公司大部分員工都是銷售人員,其實銷售人才是不太好招的,因為現在年輕人都吃不了什么苦,或者有些人對銷售這個崗位有偏見。可我的公司從來就沒有缺過人,以至于我很多朋友老是向我請教招聘人才的方法,
我對他們說:也沒什么特別的方法,你招不到人主要是因為你對人才的渴望程度不夠!說白了,就是對擁有人才、想招到人的欲望不夠,所以你公司就沒有人才!什么才算對人才的渴望呢?就拿我來說吧,我一直都有一個習慣,比如我去一家火鍋店吃飯,看到服務我這桌的服務員態度積極熱情,口齒伶俐,我就會主動跟她聊天。問她:干多久了?收入怎么樣?想不想要更好的發展?如果對方條件不錯,我覺得可能是一個做銷售的料,我就會主動加她微信留下電話,以便后續跟蹤,
甚至有時候吃吃飯,如果聽到隔壁桌聊天的兩個人,可能是業務員,我都會主動去搭訕,看有沒有機會挖到我公司來。這不是因為我公司太缺人,而是我太渴望人才了,因為我公司的業績,都是這些人干出來的呀。所以我公司的業務團隊當中,有原來是做餐廳服務員的,也有原來是做服裝店導購的,還有原來是做健身顧問的,甚至給我找寫字樓的房地產中介,我都挖過來過,
這些人好用啊,肯吃苦、有服務意識、對賺錢有欲望、愿意從底層做起,比有些眼高手低的大學生畢業生,可強多了。人才,人才對于一家企業來說多重要???我們創業,資金、環境、市場,這些是主要因素,但,不是決定性因素?什么才是決定性因素?人才,人才才是企業成功的決定因素!你看歷史上很多成功的人,從剛開始啥也不是,到后來的君臨天下,指點江山,
哪個不是識人、用人的高手?像秦孝公、劉邦、劉備、曹操、李世民、曾國藩,他們都是因為知人善用,才能成就豐功偉業。對不對?現在世界和平了,不打仗了,其實戰場還在,昨天的戰場變成今天的什么了?變成今天的商場了,也就是換個方式來打了,這時候,決定你在商戰中成敗的是什么?還是人才!21世紀,是一個天才可以抵過100萬人的時代。
人才,是當今企業的第一競爭力!誰擁有優秀人才,就等于擁有了企業未來發展的主動權,你公司做的好不好,成功不成功,關鍵全在人。你看有的老板,就非常善于匯聚眾人的智慧,把各種各樣的人都用好,人盡其才,人盡其能,他的公司總是可以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發展的特別好,有的老板呢,不會識人用人,就算處于最好的機會,也把握不住,最后所有的目標和計劃都只是海市蜃樓。
人才,才應該是一個老板最大的渴望!而不是錢!還有些老板,覺得自己有點兒能力,對人才就很傲慢,覺得別人都沒有自己強,自己是最牛的,為什么結果卻失敗了呢?就像一個人,自己很能打,武功很高,但最后還是被打敗了,因為啥?因為手下沒人才啊,這不就是項羽嘛?老板也是一樣呀,光自己厲害沒用啊,還要有厲害的人才啊,有人說,老師,我也渴望人才啊,可該用的招兒我都用了,就是招不到人才啊。
2、為什么有的公司招不到人自己不反思下原因?
題主所說的讓公司反思是站在什么立場說的呢?如果是公司管理層,那無可厚非,因為確實有企業要求不合理的一些問題存在,但出于成本核算、戰略規劃等放方方面面的原因,不是說改就改的,而且改了也不過是讓應聘者舒服點,企業沒太大必要為此去做調整,反正不不來也有人來。如果是站在求職者的立場,那不好意思,這不過是一場吐槽和抱怨。